記者去採訪時,洛陽剛降下一場大雪,大棚被覆蓋後光照度不夠,如果不能及時鏟雪透光,草莓的成熟期將推遲,品質也會受到影響。吳迪和工人緊急除雪,午飯也顧不上吃,工人們都幹勁很足,毫無怨言。
記者:“你好,我看你在這裡鏟得可帶勁了,冷不冷?”
員工樊國粉:“鏟著雪就不冷了,跟自己的(事情)一樣,自己都可努力。”
現在工人是主動幹活,可就在一年前,吳迪還在為管理工人頭疼,這些工人都是周邊村子的留守婦女,平時很散漫,春節臨近就回家不來了,而春節前正是草莓集中上市的時候,吳迪用雙倍工資都很難把她們請回來。這個難題後來吳迪上了一堂課就解決了。原來,2014年10月,洛陽市農工委成立了一所農民大學,專門培訓涉農創業者和農民工。
中共河南省洛陽市委常委農工委書記史秉銳:“興辦農民大學,主要是為了適應我們洛陽,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在這個當中,就不僅需要對農民個體進行專業技術,這種營銷等方面的培訓,更需要對這些農業的新型經營主體,它的這引起投資者經營者管理者,還有從業者,進行適合現代農業發展需求的這種培訓。”
吳迪參加了農民大學的培訓,在課堂上,他的難題得到了專家的指點。
河南省洛陽市農民大學教育長張鵬飛:“農民本身從事工作是鬆散型的,那麼怎麼樣把大家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農民大學作為一個課題,進行了小範圍的研究,我們就發現,要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必須讓他們參與進來,真正參與進來。”
吳迪更改了管理方式,以前工人集體幹活,領的是固定工資,現在他把每個大棚分包給固定的工人,根據草莓産量給工人發工資,種出的草莓産量越大工資越高,年底排前三名的工人還有大獎。工人積極性高了,2015年草莓産量比上年增長了20%,這也讓吳迪有信心擴大規模,準備明年到其它地區收購農場。
在洛陽,很多像吳迪一樣的創業者,都走進了農民大學的校門,全市63個教學點,採用課堂教學與現場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一年多時間,共培訓1萬9千人次,授課內容也不斷豐富。記者去採訪時,農民大學的農用無人機培訓項目剛剛落地。
中共河南省洛陽市委常委農工委書記史秉銳:“市場只要有需求,那麼我們的培訓就要跟得上,同時還要著眼于未來,要進行深入研究,未來農業的發展趨勢是什麼,解決我們未來農業發展當中知識技能培訓的需要,才能使我們的農民大學,教育的質量會更高,教學的成果會更好。”
編導:張輝
攝像:程詩雄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12日 23:30
視頻簡介:他把草莓賣到80元1公斤,梨一個就賣到18元,還非常搶手。3年後,他的企業年銷售額超過500萬元,他到底有什麼創業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