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蔚星:它的肉很厚。
高玉志的妻子姜燕斌:是越厚的話,就是説它的膠原蛋白越多,生長年限越長,這個裏面這是四條背帶。你看,很白很堅韌。
記者蔚星:它年限短,或者不好的話,它會變成什麼樣?
高玉志的妻子姜燕斌:這個地方很嫩。
從海參領域的外行到內行,高玉志用了半年時間。這段時間,高玉志不斷來到海邊,通過對比每一批海參,高玉志總結出,用三兩以上的海參,也就是生長年限在三年以上的海參,加工幹參最為合適。
2010年10月,高玉志加工出來的海參上市了。在他看來,海參市場挺好,自己也有這個能力。但上市半年後,高玉志感覺到,現實情況和他想的不一樣。
高玉志:每天好的時候能進兩三個人,不好的時候連個人都進不來,一個月連一萬塊錢銷售額都掙不了,當時那個店員的工資都困難。
高玉志海參店店長姜艷玲:我們是績效工資,就是這個一共是賣了多少的營業額,我再提成,連著能有兩三個月,每個月就是兩三百塊錢。
投入的200萬元,變成倉庫中堆積的海參。高玉志在外企負責過中國去(區)銷售,但他卻發現,賣海參和賣其他東西不一樣。讓顧客相信海參的品質,已經很難。做為一個新的海參企業,沒有任何知名度,想把海參賣出去,更是難上加難。
高玉志:這個海參它也有一個保質期,也就是説一兩年的保質期,再一個是壓得下去的話,那貨如果是時間長了賣不出去,那你貨就壞掉了,那你就只能作廢了,那損失就大了。
那段時間,高玉志寢食難安,他琢磨只有一件事,自己的産品怎麼才能讓別人記住呢。就在他自己都覺得走頭無路的時候,一個機會悄然而至了。
2012年初,通過朋友介紹,高玉志認識了中國海洋大學的幾位教授。聊天中,高玉志向教授們説出了自己的一些困惑和想法。
高玉志:當時在青島的大部分企業,都是採用傳統的工藝,我們是不是能在傳統工藝上有一些改進,能不能加以創新,採用科技的力量加以創新,把海參做得更好。
教授們告訴高玉志,他們已經研發出了新的海參産品。讓海參最大化保留營養,這讓高玉志興奮了起來。
高玉志:你看一下,這就是我們傳統的蒸煮鍋,就把海參放在那個鍋裏煮的。
記者蔚星:這是煮過海參的水是嗎?
高玉志:對,你看裏面有點發綠色。
記者蔚星:綠色的是嗎?
高玉志:這就是海參的那個營養,海參的粘多糖,還有什麼蛋白質、氨基酸都在裏面了,就像我們做這個排骨湯,很多營養流失在這裡。
用新工藝代替傳統加工方式,高玉志在教授們的幫助下,已經有了一定的進展。2012年底,高玉志推出了兩款新的海參産品。就在高玉志覺得找到海參新亮點的時候,海參市場卻發生了變化,一改往日的火熱。
海參商戶喬澤剛:能有以前的三分之一就不錯了。向外批發的,他們的量都很差,以前他們批發的幾百斤、幾百斤的要,現在是幾十斤、幾十斤的要。
如何讓消費者接受産品的亮點,更加嚴峻的銷售難題,就擺在高玉志眼前。他決定,任何想到的辦法,都要用一遍。到老年大學講解如何分辨海參品質、免費試吃、電話銷售,還有工作量最大的塞報紙夾頁。
高玉志的妻子姜燕斌:那時候早晨定上鬧鈴,坐個馬扎,然後就一直在夾夾夾,就是回到家以後,那個手上面全都是黑的。
記者蔚星:全都是墨,油墨。
高玉志的妻子姜燕斌:油墨,每天就這麼捻啊捻,抹上墨,然後這個地方,都起皮起泡。
記者蔚星:當時你覺得辛苦嗎?
高玉志的妻子姜燕斌:那時候不覺得,那時候不覺得,一點都不覺得,就是覺得挺有勁的。
高玉志和妻子的努力迎來了收穫,2013年,海參銷售額翻一番。銷售局面好轉。這個時候,高玉志的合夥人由於資金壓力,決定放棄做海參。高玉志用80萬元收購了合夥人股份。
高玉志:我當時心裏也不是個滋味,也很難受,但是想想既然咱為了做什麼,咱也不能幹一半就不幹了,這個還得幹下去,不管如何,想方設法得幹下去。
銷售好轉,高玉志乘勝追擊,繼續想新辦法、新活動,增加與消費者交流的機會。
2015年12月2日,為了回饋老顧客,拓展新顧客,新年銷售季活動之一的:砸金蛋贏大禮活動,開始了。高玉志保證所有參加活動的顧客,都不會空手而歸。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11日 22:48
視頻簡介:從頭再來,他把自己從門外漢變成內行人,他銷售頻出招,讓自己逆勢崛起,看高玉志如何找到財富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