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豬圈門是用直徑近一厘米的鋼筋專門定制的。被豬拱彎是常有的事兒。可就是這麼粗的鋼筋,小耳豬都能咬斷!
玉旺叫:它太兇猛了,剛才咬的,上面還有口水,這門都是加固過的,這被它咬的,隔幾天開始給它補,隔幾天開始給它補。你看這個門也是,門都基本上變形了。
別咬,這地被它咬斷了,你看,它就是想咬。
記者:這斷掉了,這是被它咬斷了嗎?
玉旺叫:被它咬斷的。
天天把門都能咬壞,這小耳豬的暴烈性子可見一斑。玉旺叫本來覺得這已經很難對付了。但到後來,玉旺叫才發現,咬門對小耳豬來説只是小菜一碟。有一天玉旺叫外出,養殖場的工人給她打電話,説豬跑出來,把狗咬死了。聽到的一瞬間,玉旺叫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聽錯了。還在震驚中時,又有位工人打電話來,説實在受不了被小耳豬天天追着咬,辭職不幹了。
小耳豬這麼難馴養,連養殖場的工人都被咬跑了。被逼無奈,玉旺叫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辭掉律師工作,一門心思去養豬。
玉旺叫:當時就特別想當律師,但是沒有辦法,再偉大的夢想,怎麼辦呢?我們已經虧了,虧了不能説是就這樣丟了,那還是大筆錢,沒錢怎麼辦,肯定想辦法,先賺錢。
可要想在小耳豬身上賺到錢,就要先馴服小耳豬。
為了養好豬場剩下的一百多頭小耳豬,玉旺叫索性搬到了山間的豬場裏。天天蹲守在養殖場,終於摸清了小耳豬的習性,養殖場的管理也逐步進入了正軌。
玉旺叫:必須這麼好鬥的豬,我去馴服了它以後,才證明我比它更厲害。
然而剛剛進入正軌,玉旺叫就遇到了一個更大的難題。
玉旺叫:它們兩個同一窩豬,同一窩下的,同一天下的,同一個媽媽下的,差別這麼大。
記者:個頭也差的太大?
玉旺叫:是,五分之一都沒有。
記者:奶全被這個搶了?
玉旺叫:奶全被這個搶了。
玉旺叫:你看它只能這樣。這只還是能搶到奶,以前一點奶都沒有,整窩死掉,非常可憐。
由於母豬奶水不足,有的小豬崽兒生出來就被餓死了,存欄量根本上不去。搭上時間精力不説,離賺錢的目標也越來越遠。眼看付出的心血又打了水漂,這可愁壞了玉旺叫。她四處找人求助。沒想到卻從當地産婦常喝的一味藥裏,找到了解決辦法。
這是西雙版納常見的橡膠林,割膠為當地農民帶來了豐厚的收入。但他們卻不知道,就是這片橡膠林裏一種普通的草,解決了玉旺叫養豬的大難題,給她帶來了從虧損到盈利幾百萬元的財富轉機。
記者:那這個植物,你們這邊傣族的都是用來人吃的是嗎?
玉旺叫:是,以前生完孩子沒有奶,産婦要吃這個。
又走了好長一段路後,在橡膠林的深處,玉旺叫才找到了這種植物。
這種植物的根部拿來煮水,是當地産婦必喝的催奶藥。玉旺叫在百般焦急時突然想到,給人吃的草藥拿來給豬試試,會不會有效呢?沒想到,給母豬喝了這種草藥煮的水後,母豬真的奶水通暢起來。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19日 02:25
視頻簡介:這個女人,原本是傣族的女律師,卻被養豬坑個底朝天。她跑進深山敢跟豬叫板,卻也被豬追得胡亂竄。看傣族女人玉旺叫,如何勇鬥生猛小耳豬,一年銷售額八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