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胡有恩將養殖場規模從5畝地擴大到10畝地。附近的村民看著胡有恩日子越過越好,都登門拜訪,想跟著胡有恩一起學養石蛙。
廖小洪:我們同學之間,那時候還沒有養石蛙之前,我們都差不多。他現在養石蛙養三四年,四五年以後,他比我們好多了。他比我們早買車啊,在家庭方面,花銷方面,我們都可以感覺得到。
黃開富:看到他那個廠子越搞越大,肯定賺到錢,看到經常有人過來買蛙,買種蛙,很多客人過來。
可是胡有恩都沒答應,甚至連平時玩得要好的朋友也不教。胡有恩提出一個要求,若真要學,必須先得媳婦同意。大家覺得這就是胡有恩的託辭。
廖小洪:這個老同學老朋友怎麼不夠意思,他賺錢了,我們沒有賺錢,有路子他都不教我們。
黃開富:就説他小氣,一個人掙錢,怎麼樣。怕大家搶飯碗。
胡有恩:一定要徵得你家裏人的同意,愛人父母,大家同意。如果大家都同意,那你真要養,我就誠心誠意地教你。我就怕萬一養不好這東西,也很麻煩,特別是像我們農村裏,大家賺點錢都不容易。
胡有恩深知石蛙養殖投入大,週期長,至少需要三年才能見效益。如果沒有恒心,沒有家人的支持,很難堅持下來。所以胡有恩才想出一個辦法。村民要把媳婦帶來參觀,媳婦當面表態支持之後,胡有恩才同意教。
廖小洪:這個東西畢竟時間週期比較長,如果沒有家庭大家一致的同意和支持的話,搞搞就半途而廢,你搞不好的。
2011年4月,胡有恩成立合作社,帶動當地20多戶養殖戶跟著自己養石蛙,並負責技術和銷售,通過經銷商銷售到溫州和杭州的酒店,還通過網絡銷售,2014年銷售額300多萬元。
記者:師傅,您這養了多少只?這個棚裏面。
李立書:這個棚裏面養了四千隻,本來可以養七千隻,我沒養那麼多。
記者:您有多少個棚?
李立書:大棚我有三個,那邊養6000隻。
記者:6000隻,不少啊。
李立書:這裡面養了,今年剛剛變出來了,將近有一萬隻。現在什麼東西你問他,他都告訴你。他手把手告訴你,你就都學會了。都學會了,就是大家養的越多人越好。
黃開富:他都是負責幫我賣的,就是靠他的,他等於説就是我的財神。
胡有恩養殖石蛙成功,可是從2014年開始,一到八九月,他就頻繁地夜間上山,尋找野生石蛙。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胡有恩説要帶記者去一個地方,這是他第一次面對鏡頭公開他的倣野生石蛙養殖基地。他要在這裡醞釀一個更大的財富計劃。
胡有恩:我以後這裡面就種上草,種上樹。蛙就放在這個露天的地方放養。這上面就可以養上蚯蚓。這些都可以。
記者:它不會到處跳嗎?
胡有恩:就是讓它活動的空間大,到處跳,就和山上一樣。養出來蛙的品質也會跟野生的比較接近。
為了讓石蛙的生長環境更接近野生狀態,胡有恩頻繁上山觀察,設計出了這個基地。
胡有恩:我們的蛙是躲在這裡面,裏面是一個斜坡,水可以滿進去,滿到一半的位置,因為蛙是水陸兩棲的。經過幾年的觀察,根據野生蛙的習性和生長環境,來設計這個倣生態養殖池。
這個佔地300平的倣野生養殖基地,是胡有恩用了一個多月建好的。他計劃在這裡養6000隻石蛙,如果成功,他將複製擴大規模,一年將給他帶來上百萬元的財富。
現在,胡有恩在當地政府的推薦下,和浙江師範大學特種水産研究所合作,共同進行石蛙的良種選育,為遂昌縣規模化推廣石蛙養殖作準備。
周瑞琛:如何讓綠水青山就地變現,成就真金白銀,讓遂昌縣石蛙,這個為大眾熟知的土特産,賣出小資身價,這是需要我們更多思考的問題,所以我們大力鼓勵扶持像胡有恩這樣的青年,返鄉創業,生態創業。
本文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提供,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感謝您的關注!
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
首播:每週一至週五21:17——21:47
重播:每週一至週五13:42——14:12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24日 23:02
視頻簡介:他夜間頻繁上山,説這樣的探險相關他上百萬元的財富。打工七年辛苦積攢的二十萬元,他為何敢投入到這個等待三年才見效益的行業。看胡有恩如何十年磨一劍,帶動大家一起靠石蛙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