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返鄉務農三年,我先後投入了上千萬元,從土壤改良,到良種引進,再到種植實踐,每年都在積累經驗,每年都在創新提高,如今終於等到了豐收的時節。”魏魁告訴記者,初涉農業時,自己曾拜訪過一位知名的草莓專家,但因自己身上濃厚的商人氣息而被拒之門外,後來經過他再三努力,專家同意加盟,但要魏奎承諾,種出讓自家小孩都能放心食用的草莓。
要種就種綠色生態,放心食用的草莓!帶著這樣的樸素情懷,魏魁回到草池鎮,不惜投入比別人多幾倍的成本,下定決心要為家鄉打造一個綠色草莓的金字招牌。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魏魁的堅持下,“瑞之源”草莓成了當地響噹噹的綠色品牌,並提升了草池鎮草莓的整體形象,他本人也被推薦為簡陽市骨幹青年農民。
“目前我們的草莓已供不應求,價格比周邊的基地貴,但市場反響非常好。”魏魁告訴記者,目前重慶、成都的商家紛紛上門訂貨,有些品種的草莓還未成熟,海量的訂單便滾滾而來。
魏魁感慨地表示,做農業,靠的是良心,只有堅持綠色健康的道路,現代農業才有希望,未來他的草莓基地將堅持生態綠色之路,立志推動當地草莓行業的轉型升級,他希望自己的探索最後能形成種植標準,並在家鄉推廣複製。
返鄉故事B
不當家族生意接班人卻做村民致富&&人,80後妹子把田坎事業搞得紅紅火火。
與魏魁不同,草池鎮瓦廠村的戢靜燕在返鄉之路上走得更曲折一點。
2015年初,戢靜燕的故事曾見諸媒體,開寶馬車當村支書,放棄家族的傢具生意返鄉種草莓,她這一系列舉動曾引發媒體廣泛關注。時隔近一年,她在農村還好嗎?帶著疑問,2016年新年第一天,記者走進了瓦廠村。
“最近忙著拆遷,孩子都照顧不上,冬草莓又上市了,天天忙得跟打仗似的。”1月1日下午,再次見到戢靜燕,是在她的草莓基地,她被圍在來自成都和簡陽的遊客中,扯著嗓子招呼大家,採摘草莓,打包收費,忙得不可開交。“今年草莓的行情不錯,平均一斤15元左右,全村種植了160余畝。僅此一項,便能為村民增加近200萬元的收益。”戢靜燕一邊忙碌,一邊向記者介紹當地的情況。
記得兩年前,戢靜燕帶著“富二代”“美女”“80後”的標簽返鄉務農,競選村支書,&&種草莓,曾一度引發社會關注,也遭受了不少非議。兩年過去,她挺過了返鄉創業的艱難時刻,用實際行動回應了非議之聲,“在農村,青年女孩子也能有所作為”。
這兩年,村裏發生了很多事情。作為村支書,她既要打理好村務,又要配合政府,負責完成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項目在該村的拆遷工作。作為家裏的一員,她既要呵護自家20余畝的草莓苗子,還得照顧蹣跚學步的女兒……公事和私事的相互交織,讓這個從小被嬌慣長大的女孩子領悟了生活的真諦。
“選擇回鄉,當初的因素頗為複雜,既有嘗試新鮮工作的心態,也有換一種生活方式的想法。”戢靜燕告訴記者,既然已經回到了農村,雙腳沾滿了泥土,那麼她就會堅持下來,不圖名利,用盡一身的本事和資源,在農村扎紮實實幹出一番事業。戢靜燕頗為感慨地表示:“返鄉創業,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沉得住氣,耐得住寂寞。當前返鄉創業漸成風氣,但有很多在城裏待慣了的人回到農村,抱有一夜暴富的想法,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