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構建全新菌物系統分類體系

人物頻道來源:經濟日報 2021年04月10日 07:4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李玉院士(左一)和他的團隊進行菌物科學研究。(資料照片)

  “搞農業科研的,不能幫著農民致富奔小康,不能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發揮專業優勢,那還叫什麼科技工作者?我總告訴學生一定要到生産實踐中多鍛鍊。”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李玉説。他深耕菌物科學和工程産業化研究40餘年,構建了全新的菌物系統分類體系,並帶動上萬貧困戶依靠食用菌脫貧。

  李玉和農民一起摸爬滾打,推動食用菌産業升級,“脫貧攻堅完成後還不是終點,我們得繼續幫助他們建設美麗鄉村,實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目前,他獲得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

  致力菌物學人才培養

  1978年秋,李玉以優異成績考入吉林農業大學,成為微生物專業的一名碩士研究生,自此踏上了菌物研究之路。

  從那時起,李玉就深入各個省區開展菌物資源調查,系統開展菌類資源收集、保存、評價和利用等基礎研究,獲得1.2萬份標本與菌株。其中僅黏菌就有400余種,佔世界已知菌種的三分之二,發現並命名了36個黏菌新種,成為我國為黏菌新種命名的第一人。現在,世界上每10個黏菌新種,就有一個是中國人發現的。

  菌物學在我國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明顯差距。經過多年實踐與探索,李玉團隊挑起了建設我國第一個菌物專業的重擔。面對一無專業人員、二無專業教材、三無經驗可鑒的窘況,他們夜以繼日,培訓師資、編訂教材、完善教學內容……不久,在吉林農業大學設立了菌類作物自主設置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開創菌物人才高等教育的先河。

  回望建學科時的艱辛,李玉仍記憶猶新,“當時辦專業可以説一無所有,我和學生一起在一堆廢舊的物資中揀回了一些儀器設備。我們就是在沒有資金、沒有設備、沒有資料的條件下幹起來的”。

  李玉構建起全國唯一的從專科至本科、碩士、博士較為完整的多層次菌物人才培養體系。2019年,他又推動菌物科學與工程專業列入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成為我國首個菌物類本科專業。

  把食用菌種滿田間地頭

  建學科、育人才、科研成果紛至沓來,即便這樣仍有人質疑,“你們的研究和國家經濟發展有什麼關係?開發這麼幾個品種就能當飯吃?”

  李玉聽了,心裏五味雜陳,但也更堅定了信念,一定要讓菌物進入公眾視野,進入大眾讀本,進入農民的田間地頭,進入企業家的工廠。

  “食用菌産業是實現農業廢棄物資源化、推進循環經濟發展、支撐國家食物安全的生力軍。”2009年,李玉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後説。他和團隊建立起食用菌原生質體製備和遺傳轉化技術體系,選育黑木耳、玉木耳等廣適性品種45個;集成創新出兩棚制花菇生産、米菇間作、全株高值化利用等9項生産工藝,改變了食用菌産業低水平徘徊的局面,産生經濟效益300億元。

  2017年,李玉團隊奔赴陜西商洛市柞水縣開啟了科技扶貧行動,成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篩選菌種、制定規程、研發新品……什麼時候該澆水、該通風?現代化菌包生産對菌農來説,頗為陌生。為了摸清當地木耳産業狀況,3年來,李玉和團隊幾乎跑遍柞水縣的每個村莊,基本沒休過週末。

  李玉團隊通過把脈問診,啟動了“柞水木耳”品牌打造計劃,並制定了木耳的生産標準和規程;先後為柞水選育出5個宜栽品種,輻射帶動全縣9個鎮42個村發展木耳産業,實現産值近3億元,並開展深加工産品研發。2020年2月,柞水縣依靠木耳産業實現了脫貧摘帽。

  40多年來,李玉經歷見證了我國食用菌産業從簡陋的地溝、菇棚到花園式的基地;從傳統的庭院式生産到現代化的工廠化生産發展過程。吉林汪清、浙江慶元、山西臨縣、貴州銅仁、河北阜平……“木耳院士”和他的團隊在全國40多個貧困縣(市)留下足跡,建立食用菌技術推廣基地31個,扶持食用菌龍頭企業22個,示範推廣60億菌袋,帶領農民精準發展食用菌特色産業。

  “‘最美科技工作者’的‘美’可不是顏值,而是一顆真正奉獻的心。今後我還要為菌物研究奮鬥終生,為國家、為老百姓創造更多價值,使中國的菌物事業屹立世界科技之林。”憧憬未來,李玉鬥志滿滿。

新聞首頁
分享到: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