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簡”述歷史,“牘”懂中華。由貴州茅台獨家冠名的總台大型文化節目《簡牘探中華》第二季播出以來,陪伴觀眾繼續從片片簡牘中溯源中華文脈、探索文明密碼,收視不斷提升,熱度持續上漲。
根據CSM收視數據,目前播出的前三期節目電視端觀眾規模已經破億,達1.03億人,第三期節目收視率為0.77%,同比上一期節目提升了21%。在微博平臺上,#簡牘探中華#主話題閱讀量超7.6億次,無數網友留言點讚,稱“總台的節目永遠這麼厲害”“總台寶藏節目不容錯過”“這才是最值得我們大家一看的節目”“知識就這麼水靈靈的進入腦子了”“深刻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魅力”。
《簡牘探中華》第一季節目通過裏耶秦簡、雲夢睡虎地秦簡、天回醫簡、懸泉漢簡等八大代表性簡牘的呈現,挖掘文物的多重價值,展現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助冷門之學熱傳熱播,深受觀眾喜愛,也獲得了業內專家學者的廣泛認可。第二季節目迎來全新升級,創新打造舞臺空間與特效空間虛實融合的多維空間場景,探秘簡牘所蘊含的中華文脈密碼。
剛剛播出的第三期節目,聚焦湖南省長沙市五一廣場出土的近7000枚東漢簡牘——“五一廣場東漢簡”,生動展現了東漢時期郡縣治理智慧,尤其是司法體系的有效運作。節目邀請了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研究員李均明、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教授姚遠,共同為觀眾解讀了“五一廣場東漢簡”的歷史價值,深入探索了東漢時期的社會風貌與律法文明。
作為首檔聚焦簡牘的大型文化節目,《簡牘探中華》第二季持續深化“思想+藝術+技術”融合傳播,創新打造主舞臺大屏、簡牘屏、甬道地屏、特效綠幕構成的多舞臺空間,帶給觀眾年輕化、科技化的視聽體驗。新一期節目在一群不載於史冊,卻身體力行書寫歷史的基層官吏中,選擇陽馬亭長董種、待事掾王純、薛亭長等官吏的故事為主線,串聯起他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生動再現了長沙郡臨湘縣的社會風貌,以及東漢基層社會管理的細節與智慧。
《簡牘探中華》第二季由貴州茅台獨家冠名播出,這是茅臺與《簡牘探中華》的再度合作。貴州茅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與節目探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脈相承、同根同源,也與節目深厚的歷史底蘊同頻共振。借助《簡牘探中華》強大的傳播力和影響力,貴州茅臺進一步提升了品牌美譽度,也進一步豐富了品牌厚重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