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廣告頻道 > 聚焦總臺

用非遺解碼中國年,打造視聽盛宴——《新春非遺之夜》圓滿播出

發佈時間: 2024年02月07日 22:03 | 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總經理室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2024年2月4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中信國安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在國安第一城完成取景錄製的《新春非遺之夜》在綜藝頻道、音樂頻道、央視頻等平臺成功播出。節目取得良好社會反響,直播全網總觀看量2660萬,相關稿件累計總閱讀觀看量6810萬,獲抖音、B站、百度等平臺的29個重點資源位推薦,相關話題矩陣總閱讀量1.26億,登上各平臺熱榜熱搜 44 次,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賞非遺、過大年的熱潮。

節目以尋味非遺裏的中國年為主題,在廊坊香河國安第一城打造了一座沉浸式非遺大集,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162項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和千余名非遺傳承人齊聚一堂,與廣受歡迎的歌手、演員共同帶來形式多樣的文藝節目, 為觀眾奉上一席匯聚東西南北中飄香風味的文藝盛宴。

打造沉浸式非遺大集

突破傳統觀演空間

節目通過在空間氛圍、場景移動、互動體驗三方面創新,突破了傳統靜態舞臺的束縛,實現了沉浸式演出、流動式觀演、強互動性的節目觀演新可能。

一是打造具有多個豐富情景空間的非遺年貨市集作為節目觀演場地,並根據場地特色量身定做文藝節目,讓中心廣場、九州廣場、食神街等氛圍各異的空間適配相應風格的文藝節目,讓節目沉浸式融入空間氛圍之中。

二是靈活變換場景,讓觀眾跟隨主持人、嘉賓的腳步,在非遺市集中流動式觀演,讓演出和遊園相輔相成,觀眾通過氤氳的螺螄粉熱氣、指尖誕生的天津泥塑、燦爛鐵花中的重慶銅梁龍舞等具象化載體,身臨其境地感受節目細節。

三是強化互動體驗,以主持人、表演嘉賓和非遺傳承人的多樣化互動體驗貫穿整場節目,不僅展現非遺的活態傳承,也在節目之間的互動設計中,讓主持人、嘉賓了解非遺項目及傳承人故事,體驗非遺製作技藝。親手製作一朵絨花、向非遺美食傳承人學習衢州麻餅、觸摸傳承千年的中國燈彩……讓觀眾和嘉賓一起與非遺深度互動,實現了讓非遺“見人見物見生活”“可感可知可體驗”。

紮根“思想+藝術+技術”理念

精心呈現有聲有色視覺盛宴

深化“思想+藝術+技術”理念,節目首創全程影視化拍攝模式,通過影視化拍攝手段、影視級特效和影視級虛擬場景製作方式,為觀眾呈現一場視覺盛宴。

歌曲《龍脈》中,節目採用影視特效手段讓精美的非遺工藝品在非遺市集一城上方以巨物形式呈現,更有科技飛龍在非遺市集上方騰飛,以實景拍攝和特效合成共同形成視覺奇觀。

在舞蹈《一線·一雕·一世界》中,節目採用虛擬場景製作的方式,讓漆線雕作品中的舞者在漆線雕風格的非遺市集中游園、舞蹈,讓舞蹈之美與漆線雕作品之美相得益彰。

在歌曲《國色》中,歌手黃齡和舞蹈演員通過特殊拍攝手段和特效製作實現“一鍵變裝”,在苗繡、蜀繡等非遺技藝的活態展示情境中展現中國服飾之美。

在《我是一條小青龍》中,節目引入3D炫屏,用裸眼3D的方式呈現靈動的小青龍形象。

深化融合傳播

全媒體平臺聯動持續引發關注

節目將長時段大屏節目與短視頻碎片傳播緊密結合,使得非遺年俗等優質內容持續引發網友關注,交出了一張融合傳播的優秀答卷。

一是圍繞節目中的非遺傳承人進行短視頻産品策劃,文藝節目中心聯合央視頻官方微信視頻號推出16支“大話非遺”系列短視頻,邀請大屏節目中的非遺傳承人出鏡,以“龍年説非遺,我來出道題”的趣味形式為觀眾介紹香河肉餅等16項非遺項目。

二是圍繞節目12位主持人策劃新媒體活動,上線“家鄉的非遺‘推薦官’”活動,擴大節目影響力。尼格買提推薦家鄉新疆的十二木卡姆,鞠萍推薦家鄉山東的花餑餑,月亮姐姐推薦家鄉山西的魚羊包……通過總臺主持人帶動全國觀眾一起關心身邊的非遺,身體力行地參與到文化傳承中來。

三是緊扣年節時效性題材,圍繞非遺中的“龍”,推出總臺主持人馬凡舒帶領觀眾以第一視角探城的新媒體産品,通過“尋找吉祥龍”的主題為觀眾提前送上龍年祝福。

以非遺視角解碼最傳統的中國年,《新春非遺之夜》通過觀演空間的創新、紮根“思想+藝術+技術”的理念和融合傳播的持續發力,打造了一場嘉賓、非遺傳承人、觀眾共同沉浸、共同創造的非遺年俗盛宴,為觀眾帶來了別具匠心的節目觀演新可能,潤物無聲地助力著非遺傳承事業。

channelId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