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大型活動 > 教師展播

7年6次手術 鄉村教師龐後領的堅守情懷

發佈時間: 2014年07月28日 11: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央視網 | 手機看新聞

形象大使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白岩松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濮存昕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冀玉華
  • 最美鄉村教師形象大使:李修平

原標題:

                                                                            龐後玲的孫子給爺爺喂水

龐後領的孫子給爺爺喂水

       龐後領是菏澤市牡丹區沙土鎮雙廟小學一名由民師轉正的普通教師,今年58歲,執教38年。2007年被查出患有脊索瘤後,他在7年間先後做了6次手術後,依然忍痛堅守講臺。更為可貴的是,他怕耽誤孩子們學習,總是硬撐到放假後才去做手術……

     “7月1號放假,他第二天才住進了醫院。”龐後領的妻子説,“這不,4號才做完了手術。”7月10日上午,在菏澤市第二人民醫院病房裏,記者見到了龐後領。這是他的第6次手術,他正打着點滴,半躺在病床上,身邊放着的引流袋裏液體泛紅。龐後領性格很開朗,精神也很好,只是有些消瘦——要不是此時此景,很難把他與重病患者聯絡在一起。

      據龐後領介紹,2007年寒假開學後,他身體左側開始出現莫名的刺痛,常常使他坐立不得,夜裏更是難忍。但他一直沒對其他人説,更沒有請假去看病,直到放暑假後,才去醫院檢查治療。

      然而,醫院的病理檢驗結果一齣來,他和家人都傻眼了:脊索瘤!經向醫生打聽後,龐後領才知道,脊索瘤是局部的侵襲性或惡性腫瘤,是累及斜坡與骶尾部常見的硬膜外腫瘤,其生長緩慢,在出現症狀前,往往已患病5年以上,手術後極易復發,且不能根治。

        龐後領在2007年首次手術出院後,成了家裏的“閒人”。“大活小活我都不捨得讓他插手,只要他能把身體養好,咋樣都行。”龐後領的妻子説,“中心校和學校的領導都勸他休息休息,可他非得去學校上課,一天到晚都在那兒備課、改作業……”

    龐後領説:“農村學校的老師本來就少,課程都安排的很緊,我幾乎每天有五六節課,要是請假了,孩子們的課誰來上啊,這不就荒廢了孩子們嗎?”就這樣,他為了不耽誤孩子們的學習,手術後一如既往的站在心愛的講臺上傳道授業。

      龐後領的妻子説,在這7年間,丈夫的病痛不斷加劇,脊索瘤是切了又長,長了再切。面對農村孩子們一雙雙渴盼知識的眼睛,龐後領總是將手術推遲到放假後才去做,這期間他承受着難以想象的病痛折磨。疼痛難忍時,他總是靠服用止痛藥來艱難的度過漫長的一天;有時,一個晚上疼的他要悄悄的起床10余次;白天,當他實在撐不住了,就在辦公桌上趴一趴……

       去年,龐後領的病情再次惡化,不得不做了“乙狀結腸造瘺”手術。據醫生介紹,這種手術是將乙狀結腸近段移至左下腹壁,形成單口式造瘺,即人工肛門。

       即便是這樣,龐後領依然堅持為學生上課。妻子和同事看在眼裏,疼在心中,都紛紛勸他在家休息,他總是放不下孩子們,天天和其他教師一樣備課、上課、改作業。沙土鎮中心學校校長張煥良説:“龐老師十分敬業,儘管身患疾病,卻依然堅持上課,任教成績始終在全鎮前列。”

     “孩子們都很爭氣,這是我最欣慰的。”提到學生們,龐後領臉上洋溢出幸福的微笑。本學期,龐後領擔任的小學六年語文課,又在全鎮全能競賽中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我覺得我的努力非常值得!只要我還能動,我就會繼續站在講臺上……”龐後領平靜而堅毅的説。

     “他已經做了6次手術,不僅身體吃不消,而且每次都要花4萬左右元,除去床位費、醫保外藥物等,最後報銷的也只有一半左右。”面對丈夫的病情,妻子深感迷茫,“我們農村人家,只有他一人領工資,基本上都把錢貼到了這個病上,這樣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

      38年的堅守,7年時間,6次手術,龐後領沒有炫耀的榮譽證書,沒有光彩的榮譽稱號,他只有默默無聞踏踏實實的平凡行動,他正是用這種平凡贏得了社會的尊重,詮釋了師德的內涵。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3403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