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良八老:山青樹高人未老

題陸良八老

種綠青山八駿雄,餐風飲露卅年同。

一心呵護棵棵樹,兩腳量平座座峰。

功績皆書云山上,風魔退避大江東。

福蔭後世人稱頌,夕照晴川分外紅。

雲南陸良有8位普通的農村老人,三十餘年來只做了兩件事:種樹、守山。他們這16隻手在荒山上種出了13.6萬畝樹林,最後又無償捐獻給了國家,而他們每人每天只領7毛錢的工資。他們的心願,只是希望能解決低保。
        從陸良縣城出發,沿途高山大多遍佈亂石,屬典型的岩溶地貌,土地石漠化程度嚴重。然而在距縣城30公里處,道路兩旁忽然出現滿眼的鬱鬱蔥蔥,這就是被稱為“花木山林場”的7400余畝林地。造林者,便是人稱“陸良八老”的8位耄耋老人:王小苗、王家雲、王德映、王家德、王家壽、王開和、王長取、王雲方。
舍家忘我為造林
        30多年前,名為花木山的這個地方,其實既沒有花,也沒有木,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滿山頑石的荒涼景象。1980年的一個初冬,時年41歲的民兵營長王小苗帶領民兵來這裡打靶,他看到這荒涼的景象,心裏很不是滋味,就萌發了要在這裡植樹造林,綠化荒山的念頭。他的想法得到時任大隊黨支部書記王德昌的支持。經研究,大隊決定讓王小苗約上幾個人來這裡辦一個小林場,將荒山綠化起來。就這樣,王小苗和王家雲、王德映、王家德、王家壽等5名共産黨員,加上王開和、王長取、王雲方等3名村民,在花木山上建起了雙箐口鄉樹大棚村集體林場。
        建場初期的困難和艱辛,一般人難以想象。山下原磚瓦廠遺留下來的2間破房成了他們的安身之地,一間大點的住3個人兼作廚房,另一問不足3平方米只能擺一張床,只好2人睡床上,3人蜷縮著身子睡在床下。吃的是各人從家裏背來的洋芋和包谷面。他們起早貪黑,日復一日地挖塘植樹,可是,在石渣子地上挖塘十分艱難,鋤頭挖下去直冒火星,幾天下來,連他們那一雙雙勞作了幾十年的粗糙的手都起了血泡,一個月就挖壞了幾把鋤頭。
        有一年的除夕,快吃年夜飯了,他們還在山上挖塘,家人找到山上。王家壽的老伴生氣地説:“狗還要過3天年,你們就不能回家吃頓年飯?”王小苗回答説:“我們挖塘的計劃還沒有完成,哪有心腸回去過年,你們還是回去吧。”他們硬是誰都沒有回去跟家人過年。
        有一次,王小苗的大兒子生病高燒不退,老伴到山上叫他帶兒子去看病。王小苗心急卻實在放不下林場,他説:“眼下正是造林緊張季節,幾百人在山上栽樹,我怎能離開呢?”老伴只好獨自一人將兒子送到曲靖治病,3天后兒子不幸死亡,老伴一人無能為力,含淚將兒子埋在當地的一個山溝裏……
工程造林綠滿山頭
        到1984年,王小苗和他的同伴們終於將林場範圍內的近500公頃荒山全部綠化完。從1985年起,他們又把重點轉向了對外承包工程造林。到1995年,10年間,共在陸良縣的活水、核桃樹、板橋等9個鄉鎮承包工程造林9000多公頃,經林業部門檢查驗收,造林質量全部合格。
        由於他們綠化荒山的突出成績,1991年,王小苗被授予“全國綠化造林勞動模範”光榮稱號,並被評為雲南省優秀共産黨員。
        王小苗在當地還有一個“造林專業戶”的雅號。他雖然大字不識幾個,但他從多年的實踐中,總結出一套從育苗、整地、植苗等多個環節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成功經驗和管理制度。他的造林專業隊不斷壯大,造林規模也不斷擴大,最多的時候年承包造林面積達l300多公頃,雇用民工達370多人。上世紀90年代末期,陸良縣的大面積荒山已基本綠化完,而縣內許多地方都留下了王小苗和他的夥伴們的足跡。
多年成果獻集體
        花木山林場建場30多年來,在8位老人的精心管護下,從未發生過一次火災。如今,500多公頃華山松已進入中齡期,最高的達l0米,胸徑達l8厘米,全部活立木蓄積價值達800多萬元,而所産生的生態價值更遠遠超過其經濟價值。
        1995年,荒山造林完成後,8位老人還開展了多种經營,走以副養林之路。目前,他們已有場房440平方米,桑園1.33公頃,養蠶32張,羊132隻,雞300隻,種杜仲0.13公頃,年收入5萬多元,實現了糧食、蔬菜、肉食自給。近5年來,每月還給每位場員發200元工資。生活改善了,但他們艱苦奮鬥的精神沒有變。1993年,地區林業局長到林場調查,被他們的精神感動,決定獎勵他們,派專車並撥款3 000元讓他們去昆明開開眼界,但他們卻把3 000元錢全用在了造林上。
        也許是常年勞動和與山林為伴的緣故,8位古稀老人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都比實際年齡年輕得多。80高齡的王家雲仍能堅持天天巡山護林,其他7人,無論栽桑養蠶還是牧羊種地,人人都能堅守崗位。當談到今後的打算時,王小苗説,我們8個人年紀都大了,幹不了幾年了。如何繼續管好這片山林,接班人是個重要的問題。要給後來的人留下一個比現在更好一些的生活、工作環境,我們也就安心了。2010年八位老人就把林場無償交還給了集體。為集體、為社會創造了巨大財富的8位老人,在他們已步入晚年,快要失去勞動能力的時候,他們想到的依然是他人,是這山、這林……
附陸良八老情況:
王小苗:男,漢族,74歲,中共黨員。農民,花木山護林員
王家雲:男,漢族,85歲,中共黨員。農民,花木山護林員
王德映:男,漢族,79歲,中共黨員。農民,花木山護林員
王家德:男,漢族,78歲,中共黨員。農民,花木山護林員
王家壽:男,漢族,79歲,中共黨員。農民,花木山護林員
王開和:男,漢族,83歲。農民,花木山護林員
王長取:男,漢族,75歲。農民,花木山護林員
王雲方:男,漢族,85歲。農民,花木山護林員

留言

登錄註冊用戶名 密碼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功歸八老

笑看夕陽一片紅
春駐陸良

喜添花木千層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