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栩:心繫群眾的“知心庭長”

鷓鴣天•題朱正栩

踏遍山鄉獻赤誠,村頭樹下法同行。

明察暗訪拿捏準,細雨春風理辯明。

中國夢,法官情,高端地氣相通融。

金錘公正鏗鏘響,劍膽琴心醉此生。

朱正栩,女, 1974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1995年經公開招考到河南省寶豐縣人民法院工作,歷任書記員、審判員、副庭長等職務,現任寶豐縣人民法院副院長兼鬧店人民法庭庭長,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朱正栩同志參加法院工作18年來,兢兢業業,恪盡職守,以“促進一方和諧,服務一方百姓”為己任,堅持秉公辦案,積極創新工作方式方法,近年來年均辦結案件300件以上,調撤結案率93.8%,把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被群眾親切稱為“知心庭長”,充分體現了人民法官忠誠、為民的本色。
公正司法,全力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2007年7月,朱正栩主動要求到條件艱苦的鬧店法庭工作。鬧店法庭轄一鄉三鎮,人口15萬,起訴到法庭的案件很多,但2012年3月之前,法庭只有她一人具有審判資格。在案多人少矛盾突出的情況下,她常常白天開庭或下鄉調解,晚上研究案情,撰寫法律文書,並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到當事人家中走訪,盡心竭力把每一起案件辦成經得起檢驗的鐵案,力爭在每起案件中體現公平正義。
        鬧店法庭轄區內是農業鄉鎮,法庭處理的案子,大多是些家長裏短、鄰里糾紛,案件雖然訴訟標的不大,但朱正栩認為,群眾利益無小事,再小的案件都是關係群眾安居樂業的大事。結合審判實踐,她總結出了“四點”辦案法,即通過歸納當事人爭議的“關鍵點”, 找出解決問題的“切入點”,尋找審理案件的“突破點”和開展調解的“支撐點”。對於有調解可能的案件儘量以調解方式結案,她常説:“鄉親之間,誰還沒有個摩擦,讓他們和睦相處是第一位的,有1%的調解希望,我都要做100%的努力。”
        2011年5月,原告柳某、吳某夫婦因兒子落入村外池塘溺水死亡而起訴,要求被告某煙葉種植專業合作社、某村委會、某煙草分公司共同賠償其各項損失共計148000元。因被告之間相關權利義務約定不明,第一、第二被告均缺乏賠償能力,原告與三被告之間就賠償問題多次發生矛盾衝突。起訴後,朱正栩受理此案後,不是就案辦案、一判了之,而是充分發揮司法能動作用,積極為合作社尋找到了新的投資人,並促成新的投資人與合作社達成新的投資協議,合作社與村委會達成産權及管理協議,新的投資人以合作社新的負責人身份與原告柳某夫婦達成賠償協議,一次性賠償原告9萬餘元並當場履行,妥善化解了案件。多年來,她堅持能調則調、當判則判的原則,依法公正妥善化解了大批基層矛盾糾紛,她所受理的離婚、贍養、撫養及相鄰關係等案件,調解、撤訴率達到了98%。
勇於創新,積極構築維護基層穩定網絡
        隨著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基層法庭所受理的案件類型也變得更加複雜。如拆遷補償、徵地補償費糾紛,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勞動爭議案件等,這些案件審理難度大,一旦處理不好,往往引發群體性事件,影響轄區穩定。
        經過長期思索,朱正栩以維護基層和諧穩定大局為己任,確立了爭取黨委、政府支持,依靠群眾解決問題的工作思路,著手建立各方面共同參與的大調解網絡。一方面,她加強與當地黨委、政府的溝通聯絡,堅持定期與轄區內各鄉鎮黨委、政府及司法所、各村民委員會、社會法庭聯絡,實現信息互通。對轄區內發生的矛盾糾紛,她從不分份內份外,主動協助鄉、村幹部認真做好當事人的辯法析理工作,將許多本不屬於法庭工作範圍內的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切實做到了為黨分憂,為群眾解難。
        另一方面,朱正栩從轄區實際和案件特點出發,努力培養社會力量參與調解。在院黨組的支持下,她從轄區選任人民陪審員、特邀調解員和各村的司法聯絡員,指導他們利用熟悉社情民意、便於與當事人溝通的優勢,協助法庭開展工作,形成了以法庭為中心,12個巡迴審判點為依託,4名人民陪審員及25名特邀調解員為骨幹,百餘名司法聯絡員及社會法官、基層村幹部為成員的司法聯動網絡。她依靠這一網絡,不斷收集信息,動員各方力量加強與當事人的溝通協調,逐步形成了庭前“六步”工作法:深入現場走訪,了解基本案情;依託聯動網絡,逐一會見當事人;選擇溝通橋梁,搞好訴訟引導;因案制宜,制定調解方案;引導人民調解,逐步消減矛盾;把握適當時機,及時化解糾紛。近年來,朱正栩所辦案件中,人民陪審員參與率達到99%,特邀調解員參與率達到87%,社會法官及其他基層組織人員參率達到52%,所辦案件開庭之前調解成功的佔到了72%。
        同時,結合河南法院系統連續開展的“一村一法官”活動,朱正栩親自擔任多個村的“法官村長”和轄區學校的”法制副校長”,帶領法庭幹警,通過上門走訪、邀請座談等各種方法緊密聯絡群眾,深入到群眾中間去,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解決。在她的努力推動下,不但法庭所辦理的案件沒有信訪、鬧訪現象,轄區內的一些原本因其它因素在政府部門曾長期進行信訪的案件,也得到了徹底解決,法庭轄區內的4個鄉鎮,沒有出現過大的不穩定因素,法庭的工作也因此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高度評價。
心有大愛,甘當群眾知心人
        朱正栩一直認為,做一名好法官,不僅需要有良好的法律素養,更重要的是要心中有愛,有正義感,要真心熱愛人民群眾,關注弱勢群體,只有這樣才能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裏。工作中,她想方設法採取便民措施,方便訴訟群眾。她説:“當事人往返法庭,費時間不説,還要花路費,幾塊錢的車費不是個大數,但對一些困難的當事人來説就是個負擔,法庭儘量多跑一點,當事人就能少跑點路,少點負擔。”朱正栩每週有四天要下村,每次下村前,她都把手機號碼寫在法庭大廳的小黑板上。她還專門製作了便民聯絡卡,發到各個行政村,擠出經費設置了免費便民電話,併為當事人提供免費茶水、紙筆等。辦案之餘她喜歡到村裏與群眾談心,喜歡與群眾零距離接觸,了解群眾的生活情況,傾聽群眾的真心話。對婦女兒童、經濟困難的當事人,她積極給予法律援助,辦理訴訟費減、緩、免等手續。到鬧店法庭打離婚官司的當事人都會清楚地記得,朱正栩是如何苦口婆心地勸他們,多為孩子著想,努力調解他們破鏡重圓的。對涉及“三農”、婦女、老人、未成年人等弱勢群體,以及近年來多發的農民工工資、工傷賠償等案件,做到優先立案、優先審判,及時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對於那些特別困難的當事人,在案件辦結後,她還放心不下,經常上門去看望,幫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這些年來,為了辦好案件並減輕群眾負擔,朱正栩長年奔波在各個鄉鎮之間,大量開展巡迴審判、假日法庭等,法庭用車每年的行程都超過4萬公里,遇到車不能通過的地方,朱正栩就步行,無論颳風下雨還是驕陽酷暑,她幾乎走遍了轄區內103個行政村的大街小巷。由於忙碌,本來愛美的她,只扎最簡單的髮型,只用方便快捷的面霜,可風塵僕僕的朱正栩在群眾心裏,是知心朋友,是親密家人,更是值得信任的最美法官。
認真履行人大代表職責,關注基層群眾司法需求
        2013年1月,朱正栩當選為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是唯一來自基層人民法庭的代表。她説:“儘管身份不同,但宗旨是一樣的,人大代表的身份是我一生的動力”。她認真履行人大代表職責,關注基層,積極建言獻策。為切實了解基層群眾的心聲,2013年春節期間,朱正栩一天也未休息,她走訪了法庭轄區4個鄉鎮10多個行政村,提出了加強基層人民法庭建設、加強對農村自建房規範管理、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界定標準作出法律解釋等三項議案,為維護農村自建房用工、“外嫁女”、“上門女婿”等特定群體的合法權益進行呼籲,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中央電視臺、法制日報、人民法院報、河南日報等多家媒體進行採訪報道。3月10日,中國人大網、人民網、新華網等11家網站,聯合舉辦了主題為“司法為民”的網絡訪談,朱正栩同志從基層法庭工作最大的難點、基層法官應具備什麼樣的素質、基層法院在強化農業農村發展基礎及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作用等5方面回答了網友提問,引起廣大網友的共鳴。
        組織的關心,群眾的熱愛,給予了朱正栩莫大的動力,也使她倍加珍惜人民法官這一神聖的稱謂。她始終堅守職業道德防線,堅決不辦關係案、人情案、金錢案。她的親戚朋友及轄區群眾都知道,找朱正栩説案件上的事誰也進不了她家的門,而她的辦公室門永遠向每一名群眾敞開。她平等對待每一名當事群眾,審慎處理每一起案件,所辦案件無一錯案,無一投訴,無一引發信訪,樹立了人民法官嚴格、公正、文明的良好形象。
        因工作成績突出,朱正栩獲得了“全國優秀法官”、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省“人民滿意的政法幹警”、河南省“傑出青年衛士”等榮譽,並榮立個人一等功。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人民法院報等多家媒體報道了她的事跡。河南省高級法院、平頂山市委、平頂山市委政法委及寶豐縣委先後作出向朱正栩學習的決定。2013年1月,她當選為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留言板

登錄註冊用戶名 密碼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堅持公正

傾心四點有高風
擅找根源

瀝血七年無錯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