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之星

"愛心捐助站站長"楊洪璋

讚楊洪璋老師

莘莘學子敬恩師,壯美心靈睿緒慈。
勤儉花開結碩果,節約風盛育瓊枝。
捐資大愛園丁夢,濟困真情社稷詩。
金玉英才多勵志,圭璋國士有洪思。

       楊洪璋,男,1935年出生,北京物資學院退休教師。他十幾年如一日,不怕臟,不怕累,堅持發動、募捐、回收學生不用的書本教材和衣被物品,經過細心整理,變廢為寶,免費提供給家庭條件困難的貧困學生以及山區的孩子和居民。
       2000年6月,楊洪璋第一次帶領學生到河北萬全縣顧家溝小學扶貧助教,為當地生活的艱苦和孩子們求學的艱難所深深觸動,看到三個村子幾十名學生只有一個老師上課,甚至有不少孩子因為沒錢買書、沒錢上學而輟學在家,他心痛不已。回到北京,楊洪璋發動物資學院的師生捐款助學,還號召“一幫一”助學扶貧。之後,楊洪璋聯合北京11所高校,還有幾所中小學,發動教師和學生為貧困地區捐獻圖書,最後募捐三萬多本書,給萬全縣的很多小學解決了圖書問題。
       2002年7月,新一屆畢業生離校在即,隨意丟棄的書本、衣物到處都是,楊洪璋靈機一動,開始帶領學生收集畢業生的物品,三天就收到500名畢業生捐助的衣物5000余件,還有大量的書籍和收音機等。他親自和學生一起分類、整理、清洗、打包、托運,一直運到萬全縣顧家溝、夭兒灣、紅旗溝三個村子,捐助給那裏的孩子們。
       2003年,他在物資學院發起設立 “愛心捐助站”,號召畢業生離校時捐獻物品,奉獻愛心。在他的帶動下,學校各部門鼎力支持,洗衣房免費清洗衣物,車隊義務運貨,學校還專門提供了4個庫房;學生社團也出人出力,幫助在校內收集舊衣物、廢舊物資、廢舊書本等。
       在“愛心捐助站”庫房,楊洪璋隨便抽出一本書説:“你看,雖然是回收的,還是挺新的,一點也不影響使用。”放眼望去,庫房裏碼放的軍訓服整整齊齊,經過清洗已經煥然一新;還有學生們捐獻的其他衣被物品,也都乾乾淨淨,非常整潔。“不光貧困生,就連普通學生都喜歡來這兒淘換,可惜我們只送不賣。”楊洪璋笑著説。
       多年來,“愛心捐助站”舊書舊物回收利用的工作逐漸完善。一年又一年的畢業生都把愛心捐獻當作一種傳統、文化和習慣。每年新學期開學,特別是新生入學,“愛心捐助站”又成了校園裏的一道風景。凡是家庭條件困難的,都可以到“愛心捐助站”免費領取二手軍訓服和二手教材。如今的“愛心捐助站”,也被學生親切稱為“愛心小屋”。無論是不是畢業季,誰有可以再利用的物資,都可以捐獻過來。除了滿足本校學生的需求,越來越多的其他物資真正變廢為寶,實現了物盡其用。
       “愛心捐助站”每年都將大筆物資源源不斷供應給河北省萬全縣的貧困村。那些家庭困難的村民,穿上用上以後特別高興。每年軍訓一次性用過的軍訓服,清洗後幾乎是九成新的,村裏的孩子穿上後興奮得滿村跑。學校淘汰的計算機,孩子們拿去學習打字,一個接一個爭先恐後拉著楊老師去看:“楊爺爺,謝謝您!”久而久之,楊洪璋對當地的老鄉有了親人般的牽腸挂肚,他多次帶領學生,到當地幫扶助學,還通過自己的努力,介紹當地的孩子來北京讀中專,在他們的幫助下,山村裏第一次走出了大學生。
       楊洪璋幹事,離不開老伴支持。一開始楊洪璋收舊衣服,老伴還不太理解,“你收這東西幹什麼,人家能要嗎?”後來有一次,楊洪璋帶老伴一起到村裏給村民發放衣物。最後衣物都發完了,有一位老太太還是不肯走,他們歉意地對老太太説:“沒有了,全發完了。”結果,老太太伸出手説,“那塑料袋給我也行……”。那以後,老伴成了楊洪璋堅定的支持者和得力助手。
       對於廢舊資源的回收利用,楊洪璋頗有心得,他説,“北京周邊有32個縣是國家級貧困縣,非常需要幫助。北京、天津有一百多所大學,很多學校都有淘汰的、廢舊的物資,有的甚至院子裏就堆著桌子椅子,風吹雨淋全壞了,只要領導有一點點節儉意識,簽個字就可以無償捐出來,拿到農村中小學就能解決很大問題,比白白報廢強多了;學生那裏,也有源源不斷的“寶藏”,根據經驗,從畢業生或在校生那裏回收舊教材舊衣物,除了愛心捐助外,只要價格略高於廢品價,就可以大量回收,並不是難辦的事。除了高校以外,很多國家機關的不少部門,也有很多廢舊物品,不要輕易丟掉,輕易報廢,拿到農村就可以變廢為寶,實實在在解決很多實際問題。”最後楊洪璋説,“只要我還有一口氣,我就會堅持把這事做下去。”

留言板

登錄註冊用戶名 密碼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儉養高懷 物傳二手
勤興大業 愛滿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