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小丫跑兩會(七):誰來為農民工的醫療費買單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9日 22:00 來源:CCTV.com

小丫幫農民工兄弟問問成思危:誰來為他們的醫療費買單?

  小丫今天繼續跑兩會!每一年的兩會,農民工都是一個熱門話題。農民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帶著夢想來到城市,城市的繁榮離不開他們的汗水和付出,但是他們中的許多人,有了病只能扛著,他們的生存狀況反映了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是今年兩會的一個重要議題,而且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溫家寶總理表示,要研究制定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研究適合農民工特點的社會保障辦法。

  我記得年初的時候,溫家寶總理就在一次會議上第一次把農民工問題提到了“關係全局和長遠”的高度。我的同事在南方城市調查的時候也發現,不少農民工缺少基本的醫療保障。

  廣東:工傷事故不少,負責企業不多

  在廣東省佛山市中醫院的手外科病房,收治的病人絕大部分都是工傷事故中的斷指、斷手、斷臂的農民工,由於病人太多,連病房的走道上都住滿了病人。廣東省佛山市中醫院手外科主任高峻青表示,他這裡有100張床位,但實際收治的病人大概有120個人左右。


農民工辛勤勞動的背後隱伏著危險

  在佛山市另一家著名的手外科醫院——順德和平手外科醫院的病房,一位農民工的右手兩個手指被軋斷,一個手指的皮肉全部撕脫,為了保住這個手指,醫生將他的手指縫到了腹部的皮膚裏,手術是不是能成功現在還不知道。

  設在廣州市番禺區的打工族文書處理服務部,是一個免費為外來打工者提供幫助的機構,他們關注珠三角的工傷問題已經有8年的時間。

  廣東省打工族文書處理服務部總幹事曾飛洋表示,珠三角大概每年有3萬起工傷案例,據説會有4萬隻斷指。即使有這樣一個統計數據,他認為也不是很精確的,因為有一部分企業是沒有去申報的。

  記者找到了在珠三角造成大量斷指等工傷事故的元兇——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衝床。務工者宋奇文告訴記者,那台機器在他之前已經有兩個人手被搞斷了,他是第三個,後來又搞斷了兩個,那台機器已經斷了5個人的手。

  廣東商學院在2005年初對珠三角的企業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這個地區,工傷者平均年齡只有26歲,幾乎沒有企業作定期的安全生産培訓,四分之一的企業從未向工人提供過勞動保護用品,超過六成的工傷者和企業沒有簽訂勞動合同,7成以上的企業不交納工傷保險。

  成思危:農民工醫療保障要先行

  我希望每年被機器切斷的指頭數字早一點變成零,我想這也是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們的心願。今天我就採訪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請他談談對保護農民工權益問題的看法。

  成思危表示,從總體看農民工問題,大概是如下幾個。第一個是收入偏低。儘管我們有些企業效益這些年提高了不少,但是在沿海地區農民工的工資平均就500到600元錢。我在工會執法檢查的時候發現,有的地方十年沒有變,所以這個狀況是不應該的、不合理的。

  第二點,是農民工的保障。現在農民工在城市裏遇到工傷的問題時,往往得到很少的補償後就把他遣散回家了。這是不行的。因為有的農民工受了工傷以後,他可能一輩子喪失勞動能力。就給他這麼一點補償,那他今後怎麼生活?所以這個問題也應該按照國家統一的規定,對於因公致傷、致殘,應該和正式職工完全一樣,一視同仁。

  對於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成思危表示,從我們國家的發展來看,應該儘快會建立。但這個也跟國家的財力和各方面有關係。但是首先應該建立醫療保障、工傷和意外事故保障。因為這兩個保障標準都有,而且都有比較具體的辦法。關鍵就是要把農民工納進去。所以這次修改制訂勞動合同法的時候,就是要把它寫進去。如果立法通過了的話,那誰要再不這樣做,他就違法了。但是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恐怕要研究適合農民工特點的辦法。這可能要比較長一點的時間。現在沒有一個確定的時間,但希望在5年到10年之內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我在採訪成思危委員長的時候,他用了一個詞讓我印象深刻,就是一視同仁。我記得年初溫家寶總理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提出了解決農民工問題的五條原則,第一條就是:公平對待,一視同仁。現在不少地方已經在這方面作了一些嘗試,我的同事特意到廈門拍攝了當地的做法。

  廈門:農民工意外傷害費企業承擔

  在廈門,我們認識了一位外來務工的老漢。他叫王付中,今年53歲,他從湖南農村剛到廈門打工還不到一個月,就突然摔傷了腿。膝蓋骨斷裂,手術費需要7000多元錢,這相當於老王一家四、五年的收入。王付中告訴記者,他年紀已經這麼大了,這個腿要是不恢復的話,肯定還不清了。

  正當老王為自己今後的生活發愁的時候,他打工的那家企業的負責人找到了老王,他的手術費單位都承擔了。


來廈門打工的外來建築工人享受到了意外傷害險

  原來,從1999年開始,廈門市就要求全市所有建築施工單位必須為建築工人投保意外傷害險。然而,廈門在推行這項規定之初,卻遭遇了來自200多家施工企業的巨大阻力。

  廈門市建設與管理局副局長白玉淵表示,遇到最大的阻力是投保企業不贊成這項做法。按照規定,建築工人意外傷害險的保費,工人們無需掏一分錢,完全由建築企業承擔。

  廈門思總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應國平直言不諱:“我們不太願意接受,就是因為這涉及成本的問題。”

  一邊是本地企業的利益,一邊是外來務工人員的權益,孰重孰輕,如何權衡?最終,廈門市的決策者選擇了外來務工人員。1999年6月,廈門市出臺規定:建築企業必須為工人辦理意外傷害保險,如果不上,不予辦理施工手續。白玉淵表示,要是沒有這樣,這項工作可能會夭折掉。

  這場政府與施工企業之間的博弈持續了三個月,最終廈門市所有的建築施工企業不得不接受這項新政,所有來廈門打工的外來建築工人100%地享受到了意外傷害險。

  廈門的做法相信對很多地方都有借鑒意義。事實上,解決農民工問題一直是本屆政府的工作重點,今年以來出臺的各項政策也都越來越具體,越來越有針對性和操作性。

  雖然我們今天關注的是農民工問題,但是今天我的博客上,農民工朋友的留言卻很少,我想他們多數人都不方便上網,甚至根本不知道小丫博客,不過在這裡我真心地祝福他們幸福平安!相信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框架下,他們的待遇與保障會一天比一天好。在新浪博客上,有很多朋友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出了很好的想法。這位署名“雪山飛狼”的網友説,這次兩會談到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新農村 ,我真誠的期待相關的政策能儘快落實下來,因為我就是安徽合肥農村的,這些年每次回家過年的時候,碰上下雨天的話,那個路就實在沒有辦法走。一位署名“旺旺”的網友説,我是沂蒙山腳下一個普通農民的兒子,在省城上班~回家過春節的時候看到家鄉變化好大,過去坑坑洼洼的泥土路修起來 水泥面的 !很平整,村裏還通上了公交車!很方便!俺娘説:今年收成也不錯,不用交公糧了,每人還發了16元補助~!!這位署名“修己”的網友,留言是:我是來自農村的學生。就我們那裏來説很多人不孝敬父母,國家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我認為更應大力加強農村的道德建設。搜狐博客上,一位署名“石易”的網友提出了相同的問題,他説,小丫,建設新農村是一個使用率很高的詞,各地也談到了不能一刀切,但是新農村還應該有一個內涵:文化內涵,這點似乎談得不多。謝謝你的留言,小丫明天繼續為您跑兩會。

責編:劉瓊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