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老鄉(2006-03-03)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3日 23:00 來源:

  今天我下礦井了。

  今天是政協開幕的第一天,小丫跑兩會的內容是關注煤礦安全生産。

  這個礦井不遠,在門頭溝附近,可也在山間繞來繞去了兩個多小時。

  我有點興奮,因為小丫沒真正下過礦井,我不知道烏黑髮亮的煤炭是怎麼從地底下挖出來。

  我們一行三人:編輯孫嶺,攝像景延到了礦上就要求直奔礦井,但被拒絕了。因為有規定:凡要下井者必須經過7天的常規安全培訓,或一天以上的突擊培訓。

  安全規則面前,人人平等。我們只好在地面上搜尋。先去食堂,看看礦工的伙食。

  走進食堂,就有人告訴我,這個班上有一半都是四川老鄉。我一下笑了。想起昨天在臺裏迎面走來幾位水暖工,他們邊走邊聊,一口的四川話。我的同事説:你看,哪哪兒都是你們四川人!

  我接話開玩笑説:不好意思,我們四川人多,多包涵啊!

  老鄉遍天下,今天中午是餓不著了。果然,一位師傅招呼我説:“小丫,跟我們吃飯吧,我給你點個小炒。”

  他叫廖孝強,四川人。他幫我要了個黃瓜炒肉,他自己點了個腐竹炒肉。我們一人一碗米飯。

  我知道我們四川人都客氣,我一走,也許他也不吃了。可他還得下井工作。幹到晚上10點。這頓飯對他很重要。

  雖説我們都是外地人,今天中午,我的老鄉還很高興,感覺自己盡了地主之誼。

  老鄉高興,我也很高興,這裡不僅伙食好,安全也讓人放心。

  煤礦之行讓我想起了前兩天認識的幾位礦工朋友。他們來自重慶——嘿嘿,又是曾經的四川老鄉。

  有一對父子,父親做了30年的礦工,兒子做了4年。他們身邊的那位女人就這樣守候了幾十年。年輕的時候,她每天目送自己的丈夫下井,等他下班,結束揪心的一天。老了,她又目送自己的兒子下井。日復一日,年年如此。

  有一位英雄,他在井下作業的時候發現有滲水現象,果斷命令身邊的63位工友逃離。大家不走,他罵,他打,他甚至哭。大家走了,獲得了生的機會。

  其實不走的原因很簡單,一天30元,如果中途離開,這一天就白幹了。

  還有一位逃離死亡的礦工,他在勸説下離開了。跑到地面,好幾天都感覺驚恐無比。

  但十天后,他又下井了。一家人就指著他掙錢。

  幾天前,在節目現場,我們為礦工兄弟們請來了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局的李毅中局長。

  他們的故事,李局長都聽到了。看著礦工們的時候,李局長的眼睛有些濕潤。

  現場來了不少礦工,他們穿戴整齊。偶兒有咳嗽聲,但我能感覺到他們很克制。這也是他們的職業特徵。

  礦工老鄉們,北方天冷,珍重加衣!

  這是在門頭溝煤礦和一位礦工師傅的合影。我們一起做了一個這樣的手勢。祝所有的礦工一生平安!

責編:劉瓊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