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滑

王曉艷
相關信息

姓名 王曉艷
性別
所屬地區 通遼市庫倫旗哈爾稿中心校
簡介

她出生不久,父母就因感情不和而離異,母親遠嫁他鄉,父親外出務工,只有年邁的爺爺奶奶和她相依為命。到了週末,一般的學生完成作業之後就是玩,不但要完成作業,還要整理家務,洗衣服等。為了不讓奶奶太累,每天放學後,回到家放下書包抱柴火,幫奶奶擇菜,洗菜,看奶奶歲數大了,飯後不等奶奶收拾,就飛快地把碗筷洗完放好,再去寫作業,做完家務才肯去睡覺。

孝心故事

        王曉艷是一名能歌善舞的農村小姑娘。在學校她是學習標兵,學習委員。對待學習一絲不茍、腳踏實地。學習上,她是大家公認的“領頭雁”。她天性活潑,興趣廣泛。凡是學校舉辦的各種文體活動,總能見到她的身影。在家裏她是一個自強不息,陽光向上的女孩。生活重負壓不垮她,多舛的命運並沒有壓垮她。她卻在苦難的生活裏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勤勞,學會了節儉,學會了為家人分憂,養成了孝敬長輩、關愛他人的美好品德。   
       她出生不久,父母就因感情不和而離異,母親遠嫁他鄉,為了生計,父親只能把年邁的老人和年幼的女兒留在家中,獨自外出,賣苦力掙一點微薄的收入寄回家中。年邁的爺爺奶奶成了孩子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依靠,從此這一老一少便相依為命,相互攙扶。那時,本就多病的奶奶因為難以承受家庭變故,心疼孫女而一病不起,成了醫院的“常客”。   
       也許,正是因為過早地嘗到生活的辛酸,才讓她變得如此的堅強;也許,正是因為命運的艱辛,讓她不得不快樂地面對生活。生活的苦難並沒有把她壓垮,在痛苦面前,她站起來了。她告知自己一定不能垮,因為悲痛的父親需要安慰,多病的奶奶需要照料。她默默地承受著,父親的傷痛、奶奶的無助……
       到了週末,一般的學生完成作業之後就是玩,王曉艷她可沒有這福氣。週末,她太忙了,也太累了。不但要完成作業,還要整理家務,洗衣服等。到了冬天,一雙小手凍得通紅,讓人心疼。可她從不難過,總是笑瞇瞇的,左鄰右舍都誇她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一個堅強的孩子。
       她七歲那年,有一天放學回來,她看到屋裏冰冰涼涼,奶奶虛弱的躺在炕上,爺爺還沒從田裏回來,太陽快落山了。這時爺爺從地裏匆忙趕回來準備給臥病在床的老伴和上學的孫女做晚飯, 一到家卻聞到了香噴噴的飯菜的味道。爺爺吃著小孫女親手做的飯菜,臉上挂著激動的淚水,嘴裏不斷地説自己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飯菜。那是她第一次做的飯,從此在鄰居的幫助下她開始學著給爺爺奶奶做飯菜,做家務活。她還經常安慰他們説:“爺,奶,別著急,我撐得住,我一定會好好學習,等我考上大學,好好工作,咱們的生活就好了。”
       生活重負壓不跨她,多舛的命運並不能讓她埋怨。快樂人生,快樂生活。週末、假期回到家,她在忙完自己的學習、家務後,還會力所能及的幫助鄰居家的叔叔阿姨做點事,比如幫忙照看小孩子,幫忙喂養牲畜等,只要需要或她認為有必要,她都會主動去幫忙,同村的人只要一提到曉艷,無不豎起大拇指,誇讚道:“那真是一個好孩子。”
       她最擔心的是奶奶的身體。聽老師説,如果病人心情好了就能減輕病痛,於是她就把學校裏聽來的新鮮事兒講給奶奶聽,想盡辦法讓奶奶開心。為了不讓奶奶太累,二年級時就決定不要奶奶來接送,每天放學後就沿著馬路邊走回家,放下書包抱柴火,幫奶奶擇菜,洗菜,看奶奶歲數大了,飯後不等奶奶收拾,就飛快地把碗筷洗完放好,再去寫作業,做完家務才肯去睡覺。   
       她生活節儉,從不攀比,每到週末或假日,她就會跟鄰居家的姐姐去菜地裏撿菜葉,不同的是姐姐們撿菜葉回家喂牛,而對她來説這些菜葉是珍貴的,因為每撿一次就可以和爺爺奶奶吃三四天,節省了買菜的錢還可以給奶奶看病。  
       才11歲的她有時也會羨慕同學們和爸爸媽媽去外面玩耍,可是王曉艷知道她與別人不同,只有奶奶健康才是她最大的幸福,在別的孩子享受爸爸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時,她把好心人給的壓歲錢攢起來買足浴盆,每晚都要挽起袖子親自給爺爺奶奶洗洗腳。   
       這個不幸的孩子比同齡人承受的太多太多,卻對生活有著美好的嚮往,下課時無憂無慮地玩耍,天真無邪的笑容,那時的她才像個真正的孩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她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 “孝”用稚嫩的小手傳遞得淋漓盡致。“孝”,在一個11歲的女孩身上得到了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