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中國民歌大會》“領隊主持人”采風筆記

CCTV專區 CCTV-3綜藝頻道 來源:央視網2016年10月04日 18:22 A-A+

 

中國民歌大會

李思思:大自然才是民歌最好的聽眾

       帶著任務,我去了雲南的無量山找尋“彝族打歌”和“海菜腔”的蹤跡,還找到了不久前剛在春晚見過面的跳菜舞演員高洪章。
在采風過程中,看到山水環繞的村落,遇到當地熱情淳樸的人們,聽到原生態接地氣的民歌,我有了很深的感觸。以前總覺得民歌都是來自大山,對自己來説有些遙遠,通過這次走訪,我發現民歌不光是唱給觀眾聽的,更多的是唱給大山,唱給大樹,唱給河流,唱給大自然的。大自然給予民歌的回饋才是最有力的回饋!

       真正的民歌是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跨越語言,直達人們的內心的。“民歌大會”只是為不同地區和民族的民歌提供一個展示的舞臺,讓我們能有機會聽到那些來自大自然深處的聲音。 

中國民歌大會

維妮娜:新疆的熱浪讓我無法抵擋!

        借著《中國民歌大會》這次采風的機會,我正好回了一趟老家新疆。雖然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新疆姑娘,但之前卻從來沒有去過哈密,這次的采風也是我的“哈密首遊”哦!

        在哈密,我看到了很有特點的維吾爾古代建築,那是我以前在家鄉的時候沒有見過的。還遇到了一群漂亮的姑娘和帥氣的小夥兒。維吾爾族的人們都是出了名的熱情好客,我還被好多人邀請去家裏吃飯做客、摘葡萄呢!雖然大家素不相識,但卻能在一秒之間一起“打起手鼓唱起歌”,這撲面而來的熱浪真的令人無法抵擋!

中國民歌大會

任魯豫:民歌是跨越語言的心之所向

       去老家河南找尋幾近失傳的“九蓮燈”可不是我這次下基層采風的唯一目的地哦!令我印象很深刻的還有在甘肅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的民歌之旅。
在肅南,我找到了裕固民歌的傳承人杜守蘭老人。老人雖然已入古稀之年,但精神依然矍鑠,看到我們的到訪,她熱情地為大家演唱了裕固族的民歌,可能是因為感情很深,老人唱完後不禁眼含熱淚。在場的其他人即使語言不通,卻也都十分感動。

       在我看來,這就是民歌的魅力,可以跨越語言的障礙,形成內心的共鳴,讓人的心為之一動。這種民歌所包含的文化正是裕固族的根,也是中華民族的根。

中國民歌大會

宮岩: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

       我這次是去到了黑龍江八岔鄉的赫哲族,在那裏,我結識了當地的原生態歌者孫中馗,除了聽他唱民歌外,還隨著他一起體驗了一把江上打魚的樂趣。孫中馗從事著赫哲族民族文化的保護、發掘、整理和傳承工作。他告訴我,每年他都會找時間回到船上打漁,他覺得只有真正地存在於赫哲族這種的原始生活方式中,才能更好地發掘赫哲族文化根源。

       這次的采風,在探尋民歌的過程中,我還發掘了關於生活的真諦——一個人,只有記住民族的根源,才能找到未來的方向和前進的力量,並支撐我們篤定前行!這是我從孫中馗身上學到的,也是從整個赫哲族人民的身上學到的!講真,我的這一趟,不虛此行!

中國民歌大會

張澤群:民歌的傳承永不停歇

       廣東音樂是極具鮮明地方色彩和獨特風格的樂種,我這次就帶隊到廣東的坦洲鎮找尋廣東的經典民歌——“鹹水歌”!

       鹹水歌的曲調時而激昂奔放,時而婉轉柔情,歌聲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勞動者勞作時的幸福。這麼美妙的民歌,沒有傳承人怎麼行呢?當地的老鄉説,相隔不遠的東升鎮有一個“民歌小學”,那裏的孩子都會唱民歌,民歌就是這樣代代相傳下去的。

       民歌作為一方水土生命力的來源,老師教給學生,學生又變成老師,一代又一代永不停歇地讓廣東民歌的旋律就這樣傳承下去。這種薪火相傳的感覺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想,這也正是“鹹水歌”能保留至今的原因吧!

收視TOP榜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