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31日,美國著名籃球專家克萊布薩恩撰文指出,在NBA,後天的訓練和培養比天賦更重要,鄧肯和考辛斯便是兩個極端的例子。編譯如下:
“我進NBA這麼多年,從來就沒有人教過我防守。”——這是小斯説過的一個很經典的語錄。他很坦白的公開承認自己的防守短板,但卻把責任推到了教練身上,這一度引起了外界的嘲諷,很多人拿他當笑柄,但我們似乎有必要考慮一個問題:天賦和訓練,究竟哪個更重要?
事實上,小斯的話並非沒有道理。深入想下,他的觀點牽扯出了一個話題:NBA的球員都不乏打球的天分,那該如何去培養這些球員呢?只有球隊用組織和團隊的力量來充分挖掘球員的潛力時,後者的球場實力才能最大化。
直白點説,在NBA,後天的訓練和培養比天賦更重要。昨天看完馬刺與國王的比賽後,我對這個觀點更加深信不疑。很多天賦極佳的球員,因為沒遇到擅長培養人才的球隊,所以白白浪費了天分,潛力無法充分的挖掘,國王的考辛斯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就像我們所看到的那樣,馬刺在上半場自始至終掌控着比賽的節奏,他們顯得游刃有餘。雖然國王在第3節展開了瘋狂反撲,並單節砍下了驚人的38分,且反超了對手6分。但到了最關鍵的第4節,馬刺三巨頭很快便扭轉了頹勢。
沒有人會否認,蓋伊、伊賽亞-托馬斯、考辛斯等人的天賦都很出眾,但問題在於,國王無法將這些人很好的串聯起來,無法持續的給對手製造威脅,他們始終是在用天賦去對抗馬刺。
截然相反的是,馬刺是在用團隊的力量去掌控比賽。早就有人説三巨頭老了,但他們的威力猶在,為什麼?因為馬刺的教練組知道如何去充分挖掘和利用球員的最後潛力。
國王和馬刺終場哨響的那一刻,我想到了小斯的那句名言。我還在想,如果鄧肯當年去了別的球隊,那他是否能達到今天的高度?很顯然,鄧肯從大衛-羅賓遜和波波維奇身上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後兩人在他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以考辛斯為例,如果他能遇到波波維奇這樣的好教練,那現在的他也許要厲害數倍。過去4年,他的主教練一直在換,這對考辛斯的成長顯然是很不利的。他的防守不好,容易犯規,這難道是因為他沒有防守的天賦嗎?
搜索更多 NBA 馬刺 的新聞
- 2013-12-30 18:26:13 [NBA]末節發力 馬刺112-104險勝國王迎兩連勝
- 2013-12-27 18:21:13 [NBA]格林百發百中 馬刺客場116-107屠小牛(新聞)
- 2013-12-27 07:33:04 [晨光新視界]文體新聞 NBA:火箭大勝馬刺
- 2013-12-26 19:30:00 [NBA最前線]聖誕大戰 霍華德15+20火箭大勝馬刺
- 2013-12-26 18:21:14 [NBA]主力活力十足 火箭客場98-111大勝馬刺
- 2013-12-26 13:51:10 [NBA]常規賽12月26日:火箭VS馬刺 比賽集錦
- 2013-12-26 12:31:23 [NBA]常規賽12月24日:猛龍VS馬刺 比賽回顧
- 2013-12-22 12:03:09 [NBA]常規賽12月22日:雷霆VS馬刺 全場集錦
- 2013-12-22 11:59:00 [愛看NBA]常規賽12月22日:雷霆VS馬刺 第四節
- 2013-12-22 11:53:10 [NBA]常規賽12月22日:雷霆VS馬刺 鄧肯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