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爾第21屆奧運會上,由16歲的女孩亨德森和15歲的男孩普雷方泰恩兩名少年共同點燃“奧林匹克聖火”。
1976年7月13日,第21屆蒙特利爾奧運會聖火在奧林匹亞點燃,由希臘火炬手傳給加拿大火炬手後,通過傳感器將聖火的熱能轉換成電波並經太空中的人造衛星傳至加拿大,然後使用激光在蒙特利爾點燃火炬,實現了奧運聖火的首次太空之旅。7月17日,一對少年男女共同點燃主體育場奧林匹克火炬。
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
加拿大蒙特利爾市曾先後五次申請主辦奧運會。在爭取1972年奧運會主辦權時,幾乎勝利在望,但最後以一票之差敗于聯邦德國慕尼黑。1970年在國際奧委會阿姆斯特丹年會上,蒙特利爾經過激烈的競爭,終於擊敗了對手美國洛杉磯、蘇聯莫斯科和意大利佛羅倫薩三市,贏得了第二十一屆奧運會的主辦權。
蒙特利爾是加拿大最大城市之一,人口近300萬。1825年至1849年間曾是加拿大政府所在地。這座城市位於魁北克南部聖勞倫斯河蒙特利爾島上,是世界重要海港之一。當1976年第二十一屆奧運會決定在這裡舉行後,這座城市耗費了鉅額資金,利用了許多現代化科技成果,在城區北部開闢了奧運會中心,新建了大型體育場、游泳池、自行車場、奧運會村等。自行車場和體育場都加蓋了頂篷。可容8 萬觀眾的主體場內,有兩塊巨大的長20米、寬10米的記分牌,各裝有1萬9千多個燈泡,從場內任何一側,都可清晰地看到牌上所顯示的比賽成績。場館設施表面都裝飾了茶色玻璃,熠熠生輝,顯得富麗堂皇。
然而,這一切付出了昂貴的代價。由於經濟蕭條,物價暴漲,建築工人長期罷工,加上管理不善,在興建奧運會中心時,經費多次追加,工程一再延期。1975年有人建議易地舉行,但國際奧委會沒有採納這個意見。本屆奧運會到底耗費了多少資金,虧空了多少,説法不一。有的材料説,本屆費用遠遠超過了預算。如主體場建築費,原計劃28億美元,結果花了58億;組織費用原計劃6億,實際為7.3億。整個運動會虧空10多億美元。
有人諷刺説,為了15天的奧運會,增加了納稅人20年的負擔。儘管經費上出現了赤字,工程建築中遇到了麻煩,但經過多方努力,6月13日即離運動會召開還有一個多月時間時,主要體育設施都已竣工,組織工作還是基本就緒了。
運動會于1976年7月17日至8月1日舉行,規模遠遜於上屆慕尼黑奧運會,運動員6028人,其中女子1247人,男子4781人。運動員數比來的記者人數還要少。運動員數最多的是美國隊,共425人;東道主次之,416人;蘇聯列第三,409人。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也各派出了300名以上的運動員隊伍。首次參賽的有安道爾、安提瓜、開曼群島和巴布亞新幾內亞。中國台灣沒有參加本屆運動會。
本屆奧運會仍然設置了21個大項。根據國際奧委會于慕尼黑運動會期間所作的決定,這屆奧運會增設了女子籃球、女子手球等,其他項目如游泳等作了相應的調整和增刪,單項數由上屆的195增加到198。雖有許多非洲國家退出,但本屆奧運會仍不失為一次高水平的賽會。田徑、游泳、舉重、射擊、射箭共82次破奧運會紀錄,其中34次為世界紀錄。游泳成績最為突出,共26項比賽,刷新了25項奧運會紀錄,21項世界紀錄。其他方面,田徑創造了22項奧運會紀錄,8項世界紀錄;舉重創造了29項奧運會紀錄,2項世界紀錄;射擊4項奧運會紀錄,3項世界紀錄;射箭2項奧運會記錄。
運動會于7月17日正式開幕。本屆奧林匹克火焰傳遞採取了與以往不同的作法。7月13日在奧林匹亞山點燃的火種傳到雅典後,不像以往用輪船、飛機或接力傳遞,而是利用衛星傳到加拿大首都渥太華,隨後進行火炬接力跑,7月17日再傳遞到蒙特利爾。最後點燃主體場奧林匹克火焰,是由一對少年男女斯蒂凡 普雷方丹和桑德拉 亨德森共同完成的。這是奧運會史上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由兩人共同執行這一光榮的使命。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宣佈了本屆奧運會開幕。代表運動員宣誓的是東道主的舉重運動員皮埃爾 聖-讓,而代表裁判員宣誓的是加拿大的田徑裁判莫裏斯 福熱。
本屆田徑比賽是參賽人數最多的項目,高達1039人。美國男子在徑賽中僅獲得兩項接力和一項跨欄冠軍,這是美國在奧運會田徑賽中又一次大的失敗。蘇聯也丟失了一些陣地,男女成績均不如上屆。民主德國卻出人意外,戰果輝煌,特別是女子,獲得了14項中的9項冠軍。民主德國男女選手共獲得11枚金牌,超過了美國6枚和蘇聯4枚的總和。在從上屆開始逐漸形成的田壇德、美、蘇三足鼎立的局面中,民主德國已躍居執牛耳的地位。
蒙特利爾田徑賽可以説是一次群英薈萃的競賽,涌現了不少對田徑頗有影響的人物。如古巴的阿 胡安托雷納、美國的埃 摩西、蘇聯的塔 卡讚金娜、民主德國的羅 阿克曼和魯 福克斯等。老將也不乏其人,如芬蘭的維倫、蘇聯的薩涅耶夫和波蘭的謝文斯卡等。
25歲的古巴選手阿爾伯托 胡安托雷納是這次田徑賽的新聞人物。他先在800米賽中取勝,並以1分43秒50的成績破世界紀錄,後又在400米賽中奪金牌。他被評為當年世界最佳運動員。第二年,他又在世界盃田徑賽中再次奪取了這兩個項目的桂冠,並以1分43秒40刷新了他自己保持的800米世界紀錄。
蘇聯優秀女子中長跑運動員塔 卡讚金娜也是這次引人注目的新星。她身高1.66米,體重51公斤,兩腿修長,步頻快而有力,在800米、1500米賽中接連奪冠。4年後在莫斯科運動會上蟬聯了1500米冠軍,並在運動會後不久又在蘇黎世的一次國際比賽中以3分52秒47刷新了這個項目的世界紀錄。1984年8月,在她快33歲的時候,還以8分22秒62創造了3000米世界紀錄。
芬蘭老將拉 維倫以在上屆奧運會上兩奪金牌而馳名于田壇。不過此後情況不佳,人們對他能否再次取勝持懷疑態度。蒙特利爾奧運會前他加強了訓練,使競技狀態達到最佳,終於蟬聯了5000米和10000米的冠軍,以兩枚金牌作為他27周歲稍稍遲到的生日禮物。蘇聯維 薩涅耶夫在三級跳遠比賽中擊敗了曾在1975年創17.89米世界紀錄的巴西約 德奧維利拉,成為奧運會史上三次獲該項金牌的唯一選手。
女子跳高是這次競爭最激烈的項目,參賽的有上屆冠軍、聯邦德國的烏 邁法特,前世界紀錄創造者、保加利亞的約 布拉戈耶娃和七十年代後期田壇最著名的兩名跳高選手,民主德國的羅 阿克曼和意大利的薩 西梅奧尼。阿克曼最後奪得了金牌。羅澤瑪麗 阿克曼婚前稱維恰斯,兩年前就已聞名于田壇,曾先後以1.94米、1.95米的成績平、破世界紀錄。從1974年到1977年,她幾乎壟斷了女子跳高,7次平、破世界紀錄,多次在重大比賽中獲勝。1977年8月,她成功地越過2米,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越過2米橫桿的女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