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青少臺 > 首頁

當“國學”遇上“兒童文學”

發佈時間: 2014年09月22日 15: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中國教育報 | 手機看新聞

青少欄目 >> 點擊看直播
壁紙推薦
遊戲推薦

原標題:

 在小學階段,多閱讀、多積累,養成閱讀的習慣,並進行閱讀思考,這就是閱讀的意義。 李懷源 攝

在小學階段,多閱讀、多積累,養成閱讀的習慣,並進行閱讀思考,這就是閱讀的意義。 李懷源 攝

  閱讀目標的缺失、閱讀課程的不健全,導致了閱讀內容的隨意性,老師喜歡什麼就讓學生閱讀什麼,而不是根據學生的需要。

  ■李懷源

  在小學階段有個現象:一批重視傳統文化的人在大力推廣國學,一批重視兒童文學的人在大力推廣兒童文學。不同的人重視閱讀的方向是不一樣的,所以強調的閱讀內容也就不同了,都認為自己推廣的才能“救”兒童,但一所學校很難做到兩者兼顧。當我們在討論意義的時候會盡力週密完整,而在實踐的時候往往會執其一端,難以跳出思維的怪圈。

  風靡的經典吟誦

  自台灣某教授推廣吟誦以來,大陸地區掀起了吟誦浪潮。把吟誦作為學生的表演項目,在很多學校已經是事實。

  就吟誦的內容而言,比較廣泛,包括古詩詞、文言文和經典選讀。但有些語文老師並不知道《三字經》、《弟子規》是古代蒙學的教材,還不能稱為經典。真正的經典,淺顯一些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深奧一些的是《詩經》、《尚書》、《禮記》、《樂經》等。能夠稱為國學經典的書還是很多的,而在小學能讀的還是不多的,尤其是整本書。

  就吟誦的腔調而言,如果真的按照古腔古韻,顯然是很難的,因為據説除了幾個專門研究者,很多人並不真正了解過去究竟怎樣吟誦。因為過去並沒有音頻資料的留存,即使是研究吟誦的學者,對某些吟誦調也只是推測。很多語文老師能抓住的就是“平長仄短,依字行腔”的規律,孩子們也就按照老師教給的方法學習吟誦。

  就吟誦的氣勢而言,人數可多可少,學生穿上傳統服飾,比較壯觀。教師和學校也容易操作,儘快成型,形成特色,這也是學校選取吟誦作為特色的原因之一。

   “國學”推廣人的價值觀是,現在記住了,將來用的時候,一是能夠拿出來,二是能夠再次消化吸收。有些語文老師把吟誦作為弘揚國學的重要手段,甚至認為吟誦就是國學,顯然有認識上的局限性。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對“國學”一詞的解釋:“稱我國傳統的學術文化,包括哲學、歷史學、考古學、文學、語言學等。”可見,國學包括的範圍是很廣的,文學也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我認為古詩詞是國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詩詞的篇幅短小,語言押韻或對仗,易讀易背,而且意境深遠,比如《詩經》。語文老師和學生一起多讀、多背、多領悟、多應用,把詩詞的意義、語言的魅力深深印入小學生的內心,化為他們的思維符號,這是很切合實際的做法。

  瘋狂的圖畫書

  現階段,圖畫書成了大眾心目中兒童文學的代表和代言,除了專門的研究者和資深閱讀推廣人,很多人把圖畫書當作兒童文學的全部。於是,圖畫書教學一度成為熱點,並且有經久不衰之勢。

  好的圖畫書,故事相對完整,哲理深刻,容易引起讀者的感悟和思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停下來猜測故事的情節,也可以就書中意義進行討論,還可以讓學生結合圖畫內容進行創編。兒童文學推廣人的價值觀是兒童文學作品,無論是語言還是意義都是貼近兒童的,能在兒童的內心發生作用,將來會影響他們的一生。很多老師認為,圖畫書是因為有圖畫,所以適合學生閱讀。對幼兒園和低年級的孩子而言,圖畫語言的理解能力確實很強,能夠依靠觀察圖畫,獲取大部分信息,進而建構意義。但是,對小學中高年級的孩子而言就不是這樣的。我們曾經進行過這樣的嘗試,讓中高年級的孩子閱讀大量英文原版的圖畫書。英語是第二語言,在選取圖畫書的時候,降低難度,把國外幼兒園和低年級的圖畫書讓學生讀,結果很多學生沒有興趣。語言是符合他們的水平了,但是,思維難度降低,學生對內容不感興趣。可見,閱讀內容的選擇要基本符合學生發展的規律。

  兒童文學是專為少年兒童創作的文學作品,包括兒歌、兒童詩、童話、寓言、兒童故事、兒童小説、兒童散文、兒童曲藝、兒童戲劇、兒童影視和兒童科學文藝等。從定義中很容易看出,兒童文學包括的領域非常廣,圖畫書只是兒童文學一種表達方式。

  兒童文學的閱讀,在小學大概應該有一個序列,低年級以兒歌、童謠、兒童詩、童話為主,中年級以寓言、兒童故事、神話為主,高年級以兒童小説、兒童散文、兒童戲劇為主。文學閱讀並非閱讀的全部,科學文藝、人文傳記類的作品也應該是兒童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兒童的閱讀應該包括文學、科學、人文等多個部分。

  隨波逐流的閱讀

  我在小學教語文22年,自認為重視閱讀也差不多有22年,信奉“開卷有益”。

  開始是讓學生自由閱讀,在班級和學校開展自由閱讀課,帶領學生在閱覽室看書,但是,基本不組織討論,只是做點讀書筆記。自2005年開始,把兒童文學引進語文課堂,在全校推廣兒童文學閱讀。後來,又開展了數學、英語、藝術、哲學等閱讀。倡導單元整體教學,對照著教科書單元推薦閱讀內容,語文學科推薦的都是整本書,數學等學科除了整本書,還組織相關閱讀材料,為此編寫了《哇,好有趣的數學》等6本數學讀本。我們編寫的《經典誦讀》,把兒歌、童謠、古詩詞、文言文等整合起來,供學生晨讀時使用。在我們學校,學生6年要背誦300首以上的古詩詞,還有不同數量的兒歌童謠和文言文。

  我認為,閱讀應該是多元的,這個多元是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的多樣化,是接受事物的多樣化。在小學階段,多閱讀、多積累,能夠養成閱讀的習慣,並進行閱讀思考,這就是閱讀的意義。

  在我看來,國學高深,就像遠處的燈塔,它的光指引你在黑暗中摸索和前行,最後到達你該去的地方;兒童文學溫潤,就像手中的燈籠,照亮前方幾米遠,循著這光亮走向你想去的地方。在小學階段,閱讀目標的缺失、閱讀課程的不健全,導致了閱讀內容的隨意性,老師喜歡什麼就讓學生閱讀什麼,而不是根據學生的需要。因此,建設小學閱讀課程應該成為更多語文教師的重要職責,至少是在推廣閱讀的時候有個序列。讓國學和兒童文學能夠在小學相遇,並且能夠彼此抵達。(作者係特級教師、兒童閱讀推廣人)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的新聞

860010-112206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