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農家樂 > 繼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

深化林改,西南地區該往哪兒“深”?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5日 16: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林業局官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綠色時報7月9日報道 大西南山多林密、生物多樣性豐富,是眾多大江大河的源頭或上遊,生態區位十分重要。這裡人多地少,山林是農民生存和致富的依靠。
  目前,西南地區許多起步較早的林改試點地區已基本完成勘界確權、林權證發放等主體改革任務。接下來,這些地方的深化改革何去何從,才能確保生態受保護、農民得實惠的林改目標成為現實?
  近日,《中國綠色時報》記者隨國家林業局林改典型縣核實工作組前往貴、渝、川調研,試圖找到西南地區深化林改的合適路徑。
  ■推動林權變現,群眾自然重視
  貴州錦屏至今仍保存著幾百年前的林契。在檔案館,記者看到幾口厚木做成、挂著大銅鎖的原始保險箱。這些保險箱是明清時代老百姓特為保護林契而做的。遇到戰亂或者失火,老百姓什麼都不顧,只抱緊了箱子逃命。
  隨著林改的不斷推進,新的大量民有林權正快速形成。
  如何推動林權變現,加強林權保護、管理與利用,是西南地區深化林改的重要一步。
  林權保護、管理涉及面非常廣,關係到承包、登記、流轉、評估、救濟等眾多方面,但核心只有一個。只有讓群眾感覺到林權是有用的,各種林業“本本”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林權才會得到農民的重視。
  重慶市南川區立志打造西南地區最大的林業産權交易平臺,率先成立了林權管理服務中心。目前,這一平臺已覆蓋11個區(縣),掌握了500萬畝可交易林地和300萬株可交易大樹的交易信息,成功交易44宗林地,涉及2.5萬畝,交易金額870萬元。南城街道匯星村村民王理才,在該中心成功流轉1013畝林地,個人獲利170萬元,成為農民百萬富翁。
  調研組在考察南川林權管理服務中心後認為,應積極推動以林權抵押貸款、特別是農民小額抵押貸款為主要內容的林權變現,最大限度地調動農民發展林業的積極性。林權變現是深化林改的重要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之一。
  ■推廣規模經營,林農抱團闖市場
  走在四川省宜賓市喜捷鎮新民村的公路上,隨處可見飽滿酸甜的杏子。不過,當地比杏子更有名的是李子。村民豐富仕等5人發動成立了茵紅李專業合作社,註冊了品牌,以每公斤20元的價格銷往香港、廣州、成都等大城市,帶動了村民增收。
  合作社社長吳茂橋説,目前,該專業合作社已發展農戶440戶、社員440人,種植面積1500畝,並帶動周邊種植茵紅李3200畝。去年,他們的合作社實現茵紅李銷售收入800多萬元。
  在宜賓,經工商部門註冊的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已有5個,還有50多個經濟合作組織。兩者擁有社員近2萬戶,輻射帶動了6萬人。
  在貴州、重慶以及四川的一些縣(市、區),各類林業專業合作組織也都蓬勃發展。規模經營上了軌道,農民開始抱團走向市場。
  調研組認為,林改深入推進、農民致富增收、林業發展壯大,規模經營是必由之路,林業專業合作社責無旁貸。走合作經營的道路,這也是美國、日本等林業發達國家的成功做法。目前,我國有專門的法律和政策對專業合作社進行扶持,各地一定要把握機會。
  ■推行長效機制,林權收益要保障
  西南地區生態區位重要,農民對林地依賴性強,林改任重道遠。因此,深化改革,必須建立一系列長效機制,使農民心甘情願護好林、團結一致用好林。其中,擴大森林保險覆蓋面、設立林業仲裁機構、提高生態補償標準尤為重要。
  森林保險是基礎工作,是順利開展林權抵押貸款的前提。森林保險制度不斷完善,政府、銀行、農民才能放心。目前,貴州、重慶、四川均已啟動了森林保險,但尚未全面鋪開。據了解,今年中央財政有望進一步提高保險補貼比例。調研組認為,各地應抓住時機,擴大保險覆蓋面,切實建立起森林保險制度。
  四川合江在山林糾紛調處辦公室的基礎上,成立了林權糾紛調處專門機構,從4人擴充人員到12人,摸索出一整套林權糾紛調處方法和程序,已具有仲裁機構的雛形。調研組認為,西南地區靠山吃山,林權矛盾不可避免。因此,各地不僅要在林改初期重視糾紛調處工作,更應該建立仲裁委員會和仲裁庭,以切實維護農民合法利益,促進林區和諧穩定。
  今年,中央財政將集體所有國家重點公益林的補償標準提高到10元/畝,貴州、重慶、四川3省(市)也都開展了省級森林生態效益補償,但是縣級的依然比較少。此次調研的西南3省(市)19個縣(市、區)中,只有四川邛崍和大邑建立了縣級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大邑縣自今年起,所有集體公益林均實行每年30元/畝的補償標準,並根據生態建設的需要逐步擴大公益林範圍。調研組認為,各地可根據財力,建立分級的公益林生態補償,並適度提高標準,以保護生態成果並加大惠農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