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農家樂 > 繼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5日 16: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昆明10月10日電 記者浦超
2006年以來,一場以落實林地林木家庭承包責任制為主體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在雲南已走過了5年的風雨歷程。
5年來,雲南省從天然林多、生態保護面積大、邊疆多民族地區等特點出發,走出了一條符合雲南實際的林改路子,數億畝林地實現了山有其主,800多萬戶農民成為山林的主人。國家林業局把雲南林改工作稱為“雲南模式”。
林業大省面臨“大資源、小産業、低效益”尷尬
雲南地處長江、珠江、瀾滄江、紅河等六大國際國內河流的源頭或上遊,是我國四大重點林區省份之一,也是全國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素有“植物王國”之稱。全省林業用地3.71億畝,佔國土總面積的64.71%,居全國第二位;全省公益林地佔林業用地的50.2%;商品林地佔林業用地的49.8%。森林覆蓋率近52.9%;活立木總蓄積量達17.12億立方米,居全國第三位。
雲南林業用地中80%是集體林地,涉及農戶845萬戶,佔全省總農戶的92.3%,“希望在山,潛力和出路在林。”為了破解山區發展難題,根據國家林業發展的總體規劃,雲南省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突破口,釋放林地生産力,讓山林活起來、林産業強起來、山區富起來。
雲南省林權制度曾經歷了土地改革時期的分山分林到戶、改革開放初期的林業“三定”和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擴大林業經營自主權等幾個階段,但由於沒有觸動“産權”這個核心,廣大林農“耕山有責、經營無權、分配無利”,守著金山銀山卻無法靠山致富。集體林區普遍存在林農不願造林、集體無力造林、林業部門無錢造林,廣大山區走不出“資源富區,經濟窮區”的怪圈,林業大省面臨“大資源、小産業、低效益”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