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王斌:模擬鱘魚野生的自然環境,讓它盡可能的長大。個體來説,比同類國外的品種,個體要大,卵徑也要大,味道也要好。
千島湖水資源豐富,王斌認為是養殖鱘魚的天堂。但他沒有想到,意外卻發生了,剛到千島湖三個月他就經歷了一場惡夢。
王斌:那個日子是不堪回首。那真的叫欲哭無淚,無能為力。
公司副總 夏永濤:大家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希望,大家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2003年6月的一天早晨,王斌來到養殖池喂魚時,發現了一條死魚。當時,王斌沒有太在意,但隨後發生的事,讓他慌了。
公司副總 夏永濤:從開始死魚,然後就撈魚、埋魚,整整埋了三個月。
王斌:撈死魚,埋死魚,然後整個船艙裏面都是臭烘烘的,整個網箱裏面也都是臭烘烘的,非常非常慘的。
2003年夏天,千島湖遭遇60年來的最高氣溫。王斌選擇的養魚天堂,變成了他惡夢開始的地方。
![]() |
王斌:千島湖86萬畝,按照我的理解,按照大家所有人給我的信息,都是千島湖這個水這麼大,不可能水溫能高。七月份傻眼了,一天上一度,水溫一天高一度、一天高一度,最後到了34度。
鱘魚,是一種亞冷水性魚類,水溫一旦超過28度,就很容易死亡。一個夏天,王斌養殖的5萬尾鱘魚死了一半。當時的技術總監和幾名骨幹,因為頂不住壓力,也辭職離開了。
王斌:一個是大家很累、很辛苦,更重要的是沒有信心,那時候覺得這個企業可能要完蛋了。
2003年端午節,這天夜晚,異常鬱悶的王斌和留下來的七八個員工,帶着二十多瓶白酒來到了這座小島上,他們想借酒排泄壓力。而連王斌自己也沒想到,在這次酩酊大醉中,自己靈光一閃,找到了新出路。
王斌:當時我們喝多了就這樣,每個人坐在地上,一躺。都發泄一下,就唱歌了,就這樣的,呆了一晚上。最後把所有的鬱悶都發泄出來了。
公司員工:都是唱着十五的月亮。想家,就是説一遇到困難的時候很想家。發泄,就是一種發泄,不管啥吼吧,吼出來心裏舒服一點。
借着酒勁,大家盡情的放縱自己。
![]() |
王斌:好幾撥的這種希望,好幾撥的這種壓力都壓在身上。股東的、員工的、我自己的,包括已經投進去的錢,等等這些,都壓在身上。
公司生産部經理 張大海:大家都哭的是很傷心,有流眼淚的,包括我都流眼淚了。王總眼淚雖然沒流出來,但是眼淚在眼睛裏直打轉,他應該忍住了。
第二天,酒醒了,員工們正準備繼續撈死魚。王斌卻宣佈,自己找到了一種解決鱘魚死亡的辦法。
公司副總 夏永濤:他説,我找到辦法了,我要給鱘魚建一個“避暑山莊”。
王斌:後來也是借着喝多酒了,想法變成一種逆向思維。後來想著,怎麼樣給魚創造一個環境,讓魚能夠很愉快的去度夏,就像給它弄一個空調房。
這個水泥池就是王斌給鱘魚建的“避暑山莊”,用水泵把千島湖20米以下的低溫水抽到這裡,把鱘魚轉移到這裡養殖。
王斌:它們比我們日子好過,應該是屬於,到了哈爾濱,比哈爾濱還涼快。
這樣就解決了鱘魚養殖7年中最難的度夏問題。到2006年,王斌的第一批鱘魚開始産卵,他生産出了自己的第一批魚子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