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説起三農問題,我們總會不自覺地就想到“留守兒童”、“空巢家庭”這類看上去不那麼令人愉快的字眼兒。事實上,如今的農村,很多地方,一眼望去,田地裏耕作的人,的確大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而村裏住的,也大多是這些老人和他們的孫輩。青壯年呢,則都背井離鄉出去打工賺錢了。
“老婆孩子熱炕頭”,一直就是咱農民想要的踏實日子。守著好山好水好地,不缺吃穿,誰又願意拋家舍業出外打工呢?所謂“沒有梧桐樹,引不來金鳳凰。”長期的貧困落後,使得這些年我們的農村,別説引外面的鳳凰,連自己家鄉的鳳凰都飛走了。
穆緒建就是二十多年前從老家菏澤馬嶺崗鎮穆李村飛出去,如今又飛回老家的一隻金鳳凰。
提起穆緒建,您可能並不熟悉,但您一定聽説過曹州面人。要説這曹州面人,那可是我國民間藝術的瑰寶。曹州面塑最早起源於明末清初,清咸豐年間,江西弋陽塑匠遊藝至穆李村,他們與當地藝人一道,共同切磋研藝,廣收門徒,穆李村就此成了曹州一帶面塑藝術的發源地。
到上世紀初葉,穆李村已涌現出了一大批民間面塑藝人,較有名氣的就有30余人,他們代代相傳,一直在穆李村延續著曹州面塑藝術的傳統。而穆緒建正是這曹州面人的正宗傳承人。
在穆李生態園面塑博物館,我見到了江湖人稱“面人穆”的穆緒建。
也是所謂耳濡目染吧,作為土生土長的穆李村人,穆緒建從小就喜歡捏面人。他先是跟從堂哥學習,繼而師從面塑大師李芳清。而那時候,在穆李,僅靠捏面人是養不活自己的。於是,高中畢業後,和大多數民間面塑藝人一樣,穆緒建也走出了穆李,開始了走街串巷捏面人的生涯。
這一走就是二十多年。二十年裏,穆緒建靠著自己的一雙巧手,一邊謀生,一邊學藝,他遍訪濟南、北京、上海、洛陽等地的面塑名家,虛心求藝。1995年,面塑技藝突飛猛進,名氣也與日俱增的穆緒建,結束了走街串巷的日子,應聘到珠海一家外企擔任禮品設計師。
生活越來越安定,環境也越來越好了,然而,穆緒建的心裏,唸唸不忘的仍然是他的故鄉穆李。哪兒好也不如家好啊!
機會來了。十幾年前,古老的穆李掀開了新農村建設的新篇章。
要説這穆李,那可是歷史悠久、文化綿長。早在明代洪武年間,穆氏、李氏先祖就由山西來到此地,繁衍生息形成了穆莊、李莊。到清朝嘉慶年間,為防兵匪水患,穆莊、李莊村民合修一寨,此後便更村名為穆李大寨。1957年夏,菏澤連降暴雨,穆李寨內積水逾三尺,村民無法居住,只得棄寨外遷。雖説搬出了寨子,但這穆李大寨卻始終是穆李人心中的根。建設新農村,發展生態旅遊,穆李人首先就圍繞這老寨子作起了文章,他們在舊村古寨遺址上重建了長達2700米的古寨墻,開挖了可引水30萬立方米的環寨河,建設了佔地100余畝的垂釣中心,打造了200畝的無公害蔬菜和800畝的蘋果觀光“採摘園”。生態旅遊初具雛形。
與此同時,村裏重又祭起了“中國面塑第一村”的大旗,成立了面塑協會,並廣招漂泊在外的遊子,希望他們回來,大家一起重振穆李村的面塑藝術。
有了梧桐樹,不愁金鳳凰。2005年,在外漂泊了二十多年的穆緒建回來了。本鄉本土,家人鄰里,穆緒建的心從未有過地寧靜。在村裏的支持下,穆緒建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潛心創作,熱心授徒。如今,他已有了四百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徒弟。回鄉不到十年,在這小小的工作室,靠著一雙手,“面人穆”蓋起了別墅、開上了汽車。面對眼前的一切,穆緒建很知足、很感恩。他感嘆自己趕上了家鄉最好的時候。2008年,曹州面人、曹州江米人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名錄,穆緒建也成為了曹州面人的代表性傳承人。生活安定、富裕了,穆緒建想的更多的就是如何帶領大家一起更好地傳承面塑技藝,擴大面塑藝術的影響力。功夫不負有心人,現如今,穆裏村的有聲面塑、動態面塑、盒裝面塑、有機玻璃密封包裝面塑等,已成為十分搶手的高檔工藝藝術品。每逢秋高氣爽,十里八鄉的遊客來到穆李,採摘、垂釣、吃農家飯,走時還要帶上幾件面塑作品。穆李的面塑藝人們不用再走街串巷,坐在家裏就讓自己的作品走出了家鄉,走向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