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的目的地是距縣城20多分鐘車程的定塘鎮沙地村。車子一到村口,我們就被路兩邊的美景吸引住了。名為“沙地”,此村與黃沙漫漫可是毫不沾邊。放眼望去,小村三面環山,綠樹成蔭,山花爛漫;環村一條小溪,流水潺潺,魚翔水底。見此美景,我們索性棄車步行,一路溜達著摸進了村。
“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哎,是誰在引吭高歌?尋聲音望去,好傢伙,偌大的農家院裏,不僅有人在唱,還有三三兩兩的人在攜手伴舞。真夠愜意的!
看我們在門口張望,女主人熱情地迎了出來,把我們請進了屋。原來,正在歡歌熱舞的一群人是上海來的遊客。他們早晨剛剛過來,先在村裏轉了一大圈,又去採摘園採了新鮮的草莓,現在正在吃午飯。酒酣耳熱,幾個人便跳了起來。看得出來,對於此行,他們十分滿意。
看我們對她的“農家客棧”感興趣,好客的女主人請我們隨便參觀。我邊看邊和女主人閒聊。女主人姓潘,丈夫在外工作,年紀輕輕的她一個人撐起了這個家,還料理著客棧,一年下來,也能賺個十萬八萬的。聽她輕鬆的講述,我們羨慕得不得了。小潘卻羞澀地説,她的農家客棧其實也不過是剛剛上軌道,以前,他們也是只有羨慕別人的份兒。
説起羨慕別人,村裏的老支書可是有一肚子的話。
説“老”,其實坐在我面前的鄭經治書記也才不過59歲,但卻做了33年的書記,資格真不可謂不老。
而這些年,正是這位鄭書記,帶領著村裏人,生生地走過了一條由羨慕別人到讓別人羨慕的幸福之路。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那些年我們真是羨慕那些臨海的村子。”正如鄭書記所説的那樣,象山縣作為瀕海重鎮,改革開放後,很快就迎來了大發展的契機。深水良港、海水養殖為象山瀕海的村莊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三面環山的沙地村卻只有羨慕別人的份兒。據鄭書記介紹,沙地村全村200多戶、800余人,卻只有耕地600多畝,山林則有4000多畝。地少山多,加之耕種模式傳統,土地效益不高,當時村裏的經濟基礎十分薄弱。2005年,村民人均收入6000多元,村級經濟收入僅3萬餘元。由於缺乏自主産業,村民大多以外出務工為生,村子快變成“老年村”“空心村”了。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海的村子火了,我們靠山的為什麼不能打打山的主意呢?説幹就幹。“要想富,先要開展土地流轉”。 2006年,村經濟合作社投資100萬元成立了專門的公司,流轉土地1000余畝,漫山遍野種上了葡萄、草莓、楊梅、柑桔、桃子、李子等十余種四季水果,建成了葡萄、草莓、果園三大基地,逐步夯實了沙地村觀光農業的基礎。觀光農業的發展為村裏帶來了大量遊客,果子成熟的季節,象山本地的人來了,上海、杭州的人也來了。外地遊客的激增,又給沙地村帶來了新的商機:如何才能留住遊客,變“過路經濟”為“宿夜經濟”呢?
2009年,村裏組織農戶赴外地考察,嘗試建設農家客棧。“剛開始,農戶的積極性並不高,一是因為裝修、改建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二是擔心建好了沒有生意。”鄭書記説,“我們提出‘農戶出資、集體補貼’的方式,只要農戶在規定時間內裝修一間客棧,村裏就補貼7000元,我們總共發了100萬元的補貼金。除此而外,村裏還為客棧免費提供電視機、床、空調等家電和傢具。”
2011年4月,8家農家客棧率先開門營業。短短8個月時間,就接待了遊客3萬多人,創收180萬元。有了致富典型,農戶建設農家客棧的熱情高漲。如今,全村已經有農家客棧60家,床位1300余張。村民富了,村級集體經濟也強大了。
“我們沙地村雖不靠海,但我們位置好,北邊是象山影視城,東邊是中國漁村,南邊是石浦漁港古城,我們希望能利用好這些優勢,不僅讓遊客在我們的農家客棧吃好住好,還要幫助他們在各個景點玩好。”談到沙地村旅遊的前景,鄭書記異常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