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鍵可退出全屏瀏覽
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央視網消息 為充分發揮優秀女性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激勵廣大婦女勇於追求卓越,為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作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即將到來之際,全國婦聯27日決定授予關改玉等10位傑出女性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榮譽稱號。
  孫祁祥,1956年9月生,漢族,經濟學博士,中共黨員。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孫祁祥是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第一位女性院長,作為北京大學保險學專業的創任主任,是國際學者眼中中國保險學界的標誌性人物,曾榮膺國際保險界的最高獎項——2014年度約翰•畢克利獎,成為該獎項自1972年設立以來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學者和女性獲獎人。她是國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界公認的學術&&人。由她主持的《中國保險業“十五”發展規劃》課題成果後來經中國保監會發佈,成為指導中國保險業2001-2005年發展的重要綱領性文件,為中國保險業的改革發展、為國家相關部門重要政策的制定實施發揮了重要作用。她撰寫的教材《保險學》,先後獲得“國家教育部推薦教材”被國內數十所高等院校的保險金融專業選作《保險學》課程的指定或推薦教材,並獲得廣泛好評。 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第三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首屆陳岱孫經濟學論文獎等榮譽。

  關改玉,1988年1月生,漢族,大專學歷,共青團員。中鐵十七局集團有限公司鋪架分公司唐曹項目探傷工、工會兼職副主席。
  鋼軌探傷是對鋼軌焊接接頭處進行質量檢測,以保證鐵路行車安全和旅客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環節。關改玉是中國鐵建中鐵十七局集團鋪架分公司唯一一名女探傷技工。2009年7月參工以來,她先後參建了海南東環、京滬高鐵、津秦客專等8項國家重點工程,在線路上累計步行1700公里以上,平均每個工作日至少步行16公里。由於工作的特殊性,她每天背着十斤重的儀器沿着鐵路線對焊頭逐一檢測。作為工地唯一的女同志,野外工作條件的艱苦和需要克服的困難是常人難以想象的,戰酷暑、鬥嚴寒,恐高的她有時還要爬上二十幾米高的橋梁。她鑽研探傷技術,改進工作方法,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經她檢測的8000多個焊頭,準確率都在95%以上,成為“女神探”。面對當今迅猛發展的高鐵時代,關改玉積極向高鐵探傷技術的最前沿挺進,她&&成立了國內高鐵鋼軌建設中第一個由焊接、打磨和探傷三個不同工種組成的課題組,主筆形成《探傷傷損形成機理及控制方法》,成果在十七局集團廣泛應用推廣。曾獲五一巾幗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山西省五一巾幗標兵、山西省十大傑出女職工等榮譽。
  吳亞琴,1960年7月生,漢族,大專學歷,中共黨員。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團山街道長山花園社區黨委書記、主任,婦聯主席。
  吳亞琴二十年如一日立足崗位敬業奉獻,千方百計為社區群眾謀幸福,聯絡幫助安置居民就業539人,扶持100多人成功自主創業;建立“十分鐘助老服務圈”,解決社區老人居家養老難問題;成立“蒲公英少年之家”課後公益課堂,解決居民後顧之憂;帶領黨員群眾改善社區環境,解決了老舊散小區物業管理難題。她勇於擔當和創新,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在社區健全完善“四步議事工作法”,通過民主議事協商,積極開展社區民主自治,形成了“社區黨組織領導、社區居委會主辦、居民廣泛參與”的民主協商治理機制;探索出“民事調解十二法”和“五代六心工作法”,打造了“零犯罪、零家暴、零吸毒、零輟學、零失業家庭、零矛盾升級、零非正常上訪”社區,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基層,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共産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吉林省特等勞動模範等榮譽。
  鄒德鳳, 1956年7月生,漢族,大學本科學歷,中共黨員。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醫療服務部主任。江西省紅十字會兼職副會長、江西省巾幗志願服務協會會長。
  鄒德鳳是江西省紅十字志願者的領軍人物之一、第44屆國際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作為紅十字志願者的鄒德鳳,十四年來累計做義工達3萬多小時,超出紅十字志願者最高獎項“終生志願者”的標準整整10倍,成為江西省“超級義工”。鄒德鳳倡導成立了江西省紅十字志願服務中心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服務組。經過多年的發展,服務組發展成為現有1萬多人的志願團隊,服務範圍達20個社區,服務人口20萬人,累計為90多萬人次提供過志願服務。2014年,江西省鄒德鳳公益發展中心在省民政廳註冊成立,現有愛心志願者8000餘人,註冊志願者6000多人。中心常年活躍在醫院、社區、學校、等公共場所,為群眾提供就醫幫扶、專家義診、救護培訓、心理諮詢、臨終關懷等志願服務。鄒德鳳公益發展中心獲得“全國優秀巾幗志願服務隊”榮譽稱號;“臨終關懷”項目獲得“全國優秀巾幗志願服務項目”稱號。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十大傑出志願者、全國首批優秀五星級志願者、全國醫德楷模等榮譽。
  高淑貞,1965年2月生,漢族,大學本科學歷,中共黨員。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雙山街道三澗溪村黨總支書記。
  在高淑貞的人生中,有兩次重要的任命。第一次任命,她成為自己娘家村的黨支部書記,已是身懷六甲的她毅然迎接挑戰,經過五年的奮鬥,高淑貞帶領村民幹紡織、建燒窯、抓養殖,祖祖輩輩走的黃土路變成了水泥路,家家戶戶用上了自來水,架起了新電網。她出色地完成了黨組織的任務,實現了從一名人民教師到優秀村黨支部書記的蛻變。第二次任命,她又成為了婆家村的黨支部書記。面對這個六年換了六任黨支部書記的亂村、窮村,她創新思路、凝聚民心、夯實村“兩委”班子;創新開展“家”型“平安家庭”創建體系實現了全村由亂到治的新轉變,創建經驗在全國推廣;在全市率先創立為民服務“四個一”活動構建起為民服務的網格化格局;通過招商引資、騰籠換業,盤活了10家企業,引進70家企業,村集體年經濟收入實現了由負債80萬到純收入300余萬元,全村人均收入達1.8萬元,實施了20多項民心工程,成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全國平安家庭創建先進示範村”。曾獲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山東優秀女村官等榮譽。
  呂妙霞, 1968年7月出生,漢族,高中文化,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京孟種植專業合作社總經理。
  呂妙霞1989年到北京做水果生意,憑着 “實心秤”精神和良好的服務態度,生意逐步發展。2009年3月她返鄉承包150畝地,開始種植大棚草莓,經過艱苦拼搏,共建大棚67座。為帶動更多鄉親致富,她成立了合作社,為願意種植大棚草莓的農戶統一提供種苗、技術,統一進行包裝、銷售,提供全方位幫助。在她的帶動下,周邊的農戶年均收入達到10萬到30萬元。她成立了孟津縣霞光農業技能培訓學校給農戶提供技術支持。為了幫助更多的殘疾人致富脫貧,她又為周邊的殘疾人舉辦了3期專業技能培訓班,培訓學員150名,培訓學校被中殘聯命名為殘疾人職業培訓師範基地。2012年又在合作社基礎上成立了洛陽龍浩農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了旅游、觀光、採摘為一體的孟津縣“十里香”休閒農業觀光園區,每天參觀採摘游客達上千人。目前,呂妙霞已累計投資5000萬元,返租承包土地1200余畝,建設9個蔬菜水果種植區,帶動5000多人就業。她無償提供40多萬元資金,幫助困難戶建起40多個大棚,帶動176戶貧困戶走上致富路。她無償借款十幾萬元幫助臨近幾個村的大學生村官建大棚34個,扶持他們發展草莓種植。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女農民工、全國巾幗建功先進個人等榮譽。
  陳少峰,1982年5月生,漢族,大學本科學歷,中共黨員。海南省公安邊防總隊醫院政治處主任。
  2004年特招入警後,陳少峰主動請纓到治安民警崗位上,和男同志一起執勤巡邏、偵察破案。她親自帶領幹警執勤巡邏、抓捕嫌犯、偵察破案,始終戰鬥在巡防管控第一線,以嫻熟過硬的擒敵技術親手制服持槍罪犯,先後參與辦案150余起,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近百人。她心繫群眾安危,在超強颱風登陸海南等危機時刻,帶領民警安全轉移受困群眾930餘人,安置無住所群眾197人,轉移群眾生活物資60余噸,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100余萬元。她關愛百姓疾苦,常年關愛轄區孤寡老人、患病及無助兒童,想方設法幫助他們辦事實、解難事,憑藉着女性的細膩和良好的親和力,用真心換來了群眾對邊防工作的理解與支持。她關心官兵成長,用心做好官兵思想工作,竭盡所能推動家屬就業、特困救助等“暖心工程”的落實落地,在官兵中具有極高的威信和親和力。陳少峰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公安現役部隊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嘉獎6次。
  王莉,1956年8月生,漢族,博士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成都華西海圻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四川大學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王莉是國家科技重大項目的責任專家及“863”項目首席專家,組織並承擔國家自然基金重大項目,科技部“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新藥創制重大專項“新藥臨床前安全性評價技術平臺建設”、“實驗動物研發平臺建設”、“中藥注射液安全性再評價”、“人類重大疾病靈長類動物模型研究及應用”、“中國蘆薈産業化發展”等十余項國家級重大科技項目,獲得科技專項資金逾億元。1996年,王莉創建成都賽維蘆薈製品有限公司;2001年創建當前我國規模最大、綜合水平最強、全面國際接軌的藥物臨床前評價研究平臺—成都華西海圻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國家成都新藥安全性評價中心,成為我國新藥研發的重要技術支撐體系;2011年創建四川格林豪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推動實驗動物産業的標準化、規模化進程;2013年華西醫院投資創建四川康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進軍新藥藥效評價技術服務産業,填補國內空白。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計劃執行突出貢獻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榮譽。
  吳冬燕,1986年11月生,漢族,2009年12月入伍,本科學歷,中共黨員,現為海軍遼寧艦通信部門通信中隊二區隊信號班班長兼技師。
  吳冬燕作為海軍遼寧艦上的信號班班長,先後參加隨“和平方舟”醫院船赴亞非五國執行“和諧使命—2010”國際多邊海上醫療援助,航母首航、交接入列、殲-15飛機首次着艦起飛、赴南海跨區航行試驗以及航母歷次海上訓練等一系列重大任務。獨立值更3600余小時,收發報文6000多條,保持“零錯率”,所在戰位多次被評為“黨員示範崗”。她翻譯整理了30余萬字海軍艦艇英語勤務用語、外文軍事資料等重要材料,提出裝備改進意見建議49條,特別是針對航母挂滿旗時容易出現的“卡旗”問題,研究提出“雙卸扣”挂旗方式的建議,有效提高了挂滿旗的效率。作為航母第一任女士官長,她結合女艦員心理生理特點,積極創新女艦員管理模式,關愛少數民族女艦員,發揮了各民族艦員融合的橋梁紐帶作用。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優秀士兵,榮立1次三等功,榮獲海軍優秀士官人才獎1次。
  王淑芳,1972年11月生,漢族,本科學歷,中共黨員,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導航中心副主任。
  距離中國北斗系統建設的第一聲發令槍已過去二十二年,“北斗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並將中國衛星導航事業推向了世界頂峰。王淑芳也將自己22年的青春奉獻給了“中國北斗”。199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學畢業後,為參加北斗系統建設,她棄筆從戎,成為一名職業軍人。12年後,她又放棄軍隊的所有成就,轉業到交通行業,成為北斗産業化推廣和交通信息化領頭人。前12年,她在和機器、技術打交道,想的是修身治學,技術報國;後10年,把技術應用於人,想的是讓出行者更平安,為老百姓排憂解難。她28歲擔任北斗設計師,32歲擔任主任設計師,既是兩代北斗系統方案的論證者,也是4項國家軍用標準的執筆者,多項成果填補國內空白。2007年轉業到交通行業,&&實施北斗示範工程,帶動400多萬台北斗終端和1000多家北斗企業進入交通領域,實現産值上百億元。她代表中央國家機關和全國婦聯多次參加典型事跡宣講活動,身體力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曾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9項,獲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央國家機關優秀共産黨員、中央國家機關“巾幗建功”先進個人、首都精神文明建設者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