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央視網消息(記者 高宇婷)全國政協委員魏藝紅的故鄉西盟佤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西南部中緬邊境的大山深處。聚居在這裡的佤族是典型的“直過民族”,從原始社會末期到社會主義社會,因完好保留了原始、古樸、自然的佤文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活化石”,被稱為“人類童年”。 圖為雲南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全景。
西盟縣阿佤山下佤寨舊影。30多年過去了,如今佤族百姓的生活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圖片由西盟縣委宣傳部提供)
18歲時,鄉里當時唯一的高中畢業生魏藝紅,順利通過了鄉政府考試,成為了一名婦女幹事。後因工作成績出色,被推薦到省委黨校讀書。圖為30歲時當鄉長的魏藝紅。
兒時家境貧困的她,深知農村婦女的生活艱難,為了幫助她們過上更好的生活,魏藝紅當做自己的責任。工作後,她便組織鄉里的婦女們學編織、做衣服、做鞋子。圖為編織包包的佤族婦女。
包編好後魏藝紅再幫助佤族婦女們賣出去,增加收入。就這樣一點一點地改變著佤族百姓的生活。圖為正在編制的佤族婦女。
如今已是全國政協委員、普洱市政協主席的魏藝紅,有了更好的平臺幫助百姓做事情。春節前,魏藝紅到普洱市鎮沅縣按板鎮羅家村走訪調研脫貧攻堅情況,也為兩會提案做準備。(張凡攝)
佤族人民唱起了致富新歌。(圖片由西盟縣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