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鍵可退出全屏瀏覽
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

已瀏覽到本圖集最後一頁

【網絡媒體走轉改】甘肅舟曲萬人空巷“迎婆婆”

再看一遍 下一個圖集
央視網消息:“正月十九迎婆婆”,是源於母系氏族社會的一種民俗宗教活動,又稱“聖母節”,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濃郁的文化氣息,是甘肅省舟曲縣各族群眾最隆重的一個節慶民俗活動。該活動始於隋朝時期,在其發展、演變的過程中吸收了藏傳佛教、道教的精華,從以前單一的迎生送子、求兒求女擴展到今天保祐一方平安、祈福禳災的民俗活動。(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報道 衛斌/攝)

2月15日晚上9 點,舟曲縣城內外16轎(位)“婆婆”從四面八方匯聚城東駝鈴山集會,整個縣城盡收眼底,萬家燈火燦若繁星,千家萬戶燃放煙花遙拜“聖母”。(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報道 衛斌/攝)
16轎(位)“婆婆” 按約定俗成的次序依次下山進城。每位“婆婆”都有鼓樂開道,牌燈、彩旗前導,金瓜、斧鉞、朝天鐙、乾坤圈巡護,道士、高僧誦經,華蓋、芭蕉扇隨行,數百人前呼後擁。(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報道 衛斌/攝)
人們爭先恐後從“婆婆轎”底下鑽過,接福祛病、消災免禍。隨後,16位“婆婆”列隊穿過主街道,分道各自回宮,沿途轉村歇廟,群眾一路接送,通宵達旦才送回廟宇。(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報道 衛斌/攝)
“婆婆轎”按中國典故情節製作,轎正面有木刻匾額、對聯。四週立柱回廊上有木刻孩童、龍鳳、花鳥、禽獸等物。(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報道 衛斌/攝)
隊伍中的孩子們。(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報道 衛斌/攝)
舟曲楹聯一條街上,擠滿了前來觀看的人群。(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報道 衛斌/攝)
近年來,舟曲縣大力開展搶救性保護工作,該民俗活動已經申報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保護工作成效顯著。(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報道 衛斌/攝)
在當地,到正月十九還有濃濃的年味。(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報道 衛斌/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