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42歲的尖木措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甘子河鄉達玉村村民,從1996年起,他開始救助保護甘子河流域的普氏原羚。普氏原羚也叫中華對角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瀕危物種。(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
相機、望遠鏡、工作手冊、手鉗子等是尖木措巡邏時必帶的工具。(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
尖木措喜歡記錄,數碼相機剛流行時,他便瞞著家裏人買了,就為了記錄自己所做的事兒,想著以後告訴後代也要這麼做。(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
因為家中沒電腦,每次儲存卡滿了,他就得重新買一個新的裝上,這只是一部分。(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
以家為中心,東至3公里外的青藏鐵路,西至15公里遠的哈爾蓋鎮,北至8公里外的天橋,南至8公里外的青海湖,這是尖木措巡邏的範圍。巡邏時,他會拿著望遠鏡看看遠方,是否有普氏原羚的蹤跡。(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
尖木措鏡頭下的普氏原羚。(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 圖片由尖木措提供)
21年裏,他救助了70多只普氏原羚。2016年夏天,他在沙漠中發現一隻剛出生一個多小時的普氏原羚,將它帶回家,喂它牛奶等,因為是在沙漠中發現的,兒子朋毛仁青給它起名叫“沙漠”,原本等它長大準備將其放生,誰知“沙漠”是個意外,“賴”在家中不走了。(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
看到羚群,尖木措試著放生了好幾次,結果每次“沙漠”都會跟回來。如今,“沙漠”還有點怕尖木措,只有喂食時才願意靠近他。(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
兒子朋毛仁青特別喜歡“沙漠”,每週從學校回來,都要跟沙漠玩。尖木措拍下了兒子給“沙漠”喂食的一幕,並將照片洗出來放在茶几上。(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
如今的“沙漠”,就像家中的一員一樣,家人午後曬太陽的時候,沙漠也會跟過來。(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
每一個救助的普氏原羚,尖木措都會繫上“長命百歲布”,巡邏的時候也碰到過曾經救助過的普氏原羚,但從未遇到會跟他親近的。“沙漠”是個意外。(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
尖木措的守護行為感染了村裏的人,諸多榮譽也接踵而來,他成了青海湖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協管員。這是尖木措的一部分榮譽證書。(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
諸多榮譽證書中,兒子朋毛仁青最喜歡這兩個,他説,因為是“北京”發的。他曾將父親做的事兒寫進作文中,説要把普氏原羚這些野生動物保護得好好的,讓它們世世代代生活在我們的草原上。(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
尖木措説,因為這些證書,村民才會信服他,聽他講述的道理,和他一起守護這片草地,守護這片草地上的生靈。(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
尖木措異常珍惜這些證書,會將它們擺放在櫃子上面。(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
兒子朋毛仁青幫父親整理榮譽證書。(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
為了方便巡邏,21年裏,尖木措最初是步行,後來換成了摩托車,再後來買了汽車,他巡邏的範圍也越來越大,守護的物種也從普氏原羚到黑頸鶴、大天鵝等。(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
此前,為了守護普氏羚羊,尖木措一直沒顧上蓋新房子。後來,隨著政府保護力度加大,前來跟他取經的人也越來越多,尖木措才蓋了一院新房,但老房子依然保留著。(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
冬日草地上,遠處的普氏原羚。(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
尖木措的兒子朋毛仁青和妻子才讓卓瑪措。(央視網記者 王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