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鍵可退出全屏瀏覽
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

已瀏覽到本圖集最後一頁

焊軌基地裏的女焊軌師:15年精益求精甘做高鐵平安“幕後英雄”

再看一遍 下一個圖集
央視網消息:在平安春運的背後,有許多默默付出的幕後英雄。38歲的濟南鐵路局桑梓店焊軌基地挂職副主任周華,是全國鐵路15家焊軌基地惟一一名女專家。從事焊軌專業15年來,經過她手焊接的無縫鋼軌達到4000公里。(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15年來,周華從一名學徒工,成長為焊軌管護專家,在焊軌崗位上見證了中國鐵路事業的發展與進步。這臺從烏克蘭引進的K系列焊機,是她剛上班時曾經用過的,早已退役,如今重新噴漆後存到了機房裏。(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焊軌基地裏的組吊正在作業。一段標準的500米長軌,是由鋼廠出廠的100米軌“無縫”焊接在一起的。從百米軌卸車,橫向移軌,都離不開這些大型機械。(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焊接作業前,工人們先要仔細檢查鋼軌扭轉情況。(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現在焊軌都是採用機械智慧化和計算機操作,周華認真查看設備參數。(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周華查看焊機設備,經過除銹、配軌等環節後,接着將進入焊接狀態。(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焊接現場火花四濺,焊頭的最高熔點溫度超過1000攝氏度。(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周華查看精銑機刀片狀況。焊接後的焊頭,還要在電腦操控下進行一系列外觀矯直、銑削、平整、超聲波探傷檢測等作業工序。(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每條長軌接頭最後還必須接受探傷掃查,周華在現場和同事一起查看探傷波。運用超聲波探傷儀,對接頭的全身進行無損檢測,這道工序就像醫生做B超,以確保軌縫質量合格。(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焊縫接頭外觀質量也很重要,周華和同事用儀器檢測接頭的外觀曲線,長軌經過十幾道嚴格的工序,最後經檢驗合格才能出廠。(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周華查看存軌臺32台組吊的吊距。一排排焊接成品的長鋼軌,疊放在軌場上,還要在時效臺上放置24小時,進一步檢驗質量。(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12米高的落錘試驗機,又高又陡,周華很快就爬到了機頂。周華和同事們要保證接頭焊縫誤差控制在0.2毫米以內,其中關鍵檢驗環節是落錘試驗,如果1000公斤重的錘頭從3.1米的高度自由落體砸向鋼軌接頭兩次不斷,代表焊接檢驗合格,周華她們自己制定的標準是砸四次不斷。(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對於焊好的鋼軌,有時候,周華和同事還要鋸開查看斷面。一道道近乎苛刻的工序,為每一條鋼軌把好了“安全關”。(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部分圖片由濟南鐵路局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