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李集雅:讓意大利人愛上中國經典名著

人物頻道來源:人民日報 2018年09月16日 14:59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圖①:李集雅在華東師範 大學做演講。

  圖②:意大利語版《論語》。

  圖③:意大利語版《中庸》。

  威尼斯大學外景。資料圖片

  再度聯絡上意大利威尼斯大學副校長李集雅時,她剛參加完在北京大學舉行的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返回意大利。

  對於此次全球哲學家相聚中國的盛會,李集雅笑言滿載而歸。會議期間,她以“如何對待多樣性”為題發言,討論了不同的哲學與宗教是否共享著某些普遍的人文關懷問題。

  “‘思想自由、和而不同、兼容並包、有容乃大’,關於文明之間的對話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很多努力正在進行中,北京的此次盛會為世界哲學對話推開了一扇更大的門。”李集雅如是説。

  “中國古典文化越讀越有魅力,令人著迷”

  “集大成,通雅俗”,意大利威尼斯大學副校長、亞非研究所教授Tiziana Lippiello為自己取了一個頗有中國韻味的中文名——李集雅。她深諳中國古代文學及哲學,是第一個將中國儒家經典《論語》和《中庸》翻譯成意大利語的漢學家。在她的努力下,兩本中國經典著作得以在意大利傳播開來。

  與李集雅攀談,筆者不由訝異眼前這位和藹可親的學者竟滿腹經綸,博覽中華文化。當然,還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1981年,出於對中國古代思想及文學的興趣,19歲的李集雅進入威尼斯大學後便開始學習中文,研讀中國古代漢語和古代哲學。“中國,于我而言充滿著神秘。中國古代文學仿佛是一齣夢境,很唯美;中國古代哲學充滿著思辨,令我癡迷。”

  “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儒家講先天下之憂而憂、道家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從道家、儒家、墨家到法家,李集雅如數家珍;“孔曰‘成仁’,孟曰‘取義’”,論及老子、孔子、孟子、莊子,她同樣娓娓道來。

  1984年,李集雅遠赴復旦大學求學。在上海,她接觸到了真實的中國,“所有對中國的想象在那些年間一一變成眼前的現實,讓我喜出望外。”復旦的留學時光讓李集雅終生難忘。

  也是在上海,李集雅開始研讀莊子,從此愛不釋手,“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莊子的《逍遙遊》一文縱橫馳騁、浩蕩跌宕,文中寓言奇幻無比而又形象逼真,並寓哲理于離奇的想象和形象的描寫之中。莊子的美文超越了時間和空間,實現了‘逍遙’的人生觀,多麼令人嚮往啊。中國古代有很多文學作品都是如此,非常棒。”

  “中國古典文化越讀越有魅力,令人著迷。對於中國發展而言,古典文化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國家文化的主要支柱和重要精髓!”深愛中國古代文學及哲學的李集雅,在荷蘭萊頓大學完成博士學位後選擇回到威尼斯大學,在這所語言文學專業有悠久傳統的名校執起了中國文化的教鞭。

  翻譯中華古籍,讓更多意大利人了解中國

  李集雅談道,早在12世紀,當時的意大利共和國,尤其是威尼斯和熱那亞,已經開始與東方頻繁持續地交往。“2000多年前,位於歐亞大陸兩端的兩個文明古國,被一條絲綢之路連接起來。如今,中國和意大利之間的往來更加絡繹不絕,包括文化交流。”

  李集雅長年研究古代中國與古代西方的文化聯絡。她認為,雖然從表面上看,中國古典文化和同一時期的西方文化相去甚遠,但實際上,東西方文化曾經有過深入的交流,中國古代自然哲學與西方基督教神學的某些觀點,都值得深入研究。

  説到中西方古典文化的聯絡,利瑪竇不得不提,他是第一位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諸種學藝與中國四書五經等古典學問于一身的巨人。“他不但完成了《四書》的翻譯,並讓中國傳統經典得以漂洋過海,來到歐洲。”説起利瑪竇,李集雅滔滔不絕,利瑪竇向中國人民介紹了西方的科學和文化,並在中國文化研究上頗有建樹,增進了中西雙方的友好交流。

  對於中國與西方這段不解的緣分,李集雅格外珍視,“‘爾為吾之真友,則愛我以情,不愛以物也’,利瑪竇對這份友誼有著獨到的見解。中國與意大利,在歷史的交往當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通過交流合作共同促進著世界的發展。”

  在參閱群書的研究基礎上,李集雅投入多年時間和精力,將《論語》和《中庸》這兩本中國人讀來尚有困難的古籍翻譯成了意大利語。“悠久燦爛的中國文化,令意大利人的求知興趣與日俱增,中國風和漢語熱近年來在意大利持續升溫。之所以將越來越多的中國古籍翻譯成意大利語,我就是希望意大利公眾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中國人的思想。比如,閱讀《四書》《五經》,有助於理解中國人的思想、行為和道德觀等;讀《莊子》,可以了解中國人是如何看待人與自然及宇宙的關係。我希望能讓意大利人愛上中國經典名著。”

  與北京大學等建立密切聯絡,推動多元文化發展

  威尼斯大學在中國語言和文化研究方面有著悠久的傳統,其漢語研究和教學規模已躍居意大利第一、歐洲第二。“我的學生都非常喜歡中國文化,學習中文的興趣是潛滋暗長、慢慢紮根的一個過程。培養學生,我們安排了跨學科課程,讓學生在學習漢語的同時,也能涉獵到中國的歷史、哲學、藝術、法律和經濟。威尼斯大學中國文學的教學豐富性在意大利乃至歐洲都是首屈一指的。”

  “借用中國常用的一個成語——博大精深,中國文化配得上這4個字,也值得更多的人去細細了解、研究和品味。凡是對中國語言和文化感興趣的學生,我們都會熱情接納。未來,我們要培養更多的中國文化人才。”在李集雅的努力下,威尼斯大學與北京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許多中國大學都建立了密切的聯絡,能和包括北京大學在內的諸多名校在研究及教學方面精誠合作,李集雅直言“榮幸之至”。

  同時,李集雅也強調了中國文化對多元文化發展的重要性,“通過深入研究中國的語言文學,中外學者之間可以互相學習、互相包容、加深理解,在促進各自文化和思想發展的同時推動多元文化發展,為各國的相互尊重和友好交往搭建橋梁。”

  這些年來,威尼斯大學與蘇州大學開展了一項特殊的跨學科項目,致力於研究自1980年以來威尼斯和蘇州的關係。“這是一段古老的友誼,我們希望通過學生、教授以及研究人員的互通有無,進行聯合研究。蘇州和威尼斯的關鍵詞都是‘水’,這是連接兩個城市的常見自然元素。因此,我們與蘇州大學有一個特殊的項目,基於文學和藝術中的水,同樣涉及水環境科學和水管理的概念。”李集雅介紹道。

  在學校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及哲學的同時,李集雅還積極推動中國文化在意大利的各種傳播。“我們正在建立與中國敦煌研究院和敦煌文化弘揚基金會的合作。很快,我們將在威尼斯開設敦煌文化中心,促進威尼斯與敦煌之間的文化交流,這是古代絲綢之路沿線文明的重要交匯,也將在今天的‘一帶一路’倡議下産生新內涵、煥發新光彩。”

  製圖:蔡華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