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感動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用行動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人物頻道來源:央視網 2018年03月02日 09:59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五十多年來,河北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者們聽從黨的召喚,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艱苦奮鬥、甘於奉獻,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三代造林人半個多世紀的持續奮鬥,讓貧瘠沙地變成綠水青山,也獲得世界讚譽。

這是12月5日在肯尼亞內羅畢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總部拍攝的塞罕壩林場老中青三代陳彥嫻(中)、劉海瑩(左)、于士濤的合影。三代造林人半個多世紀的持續奮鬥,讓貧瘠沙地變成綠水青山,也獲得世界讚譽。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佈,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得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新華社記者陳誠攝

這是12月5日在肯尼亞內羅畢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總部拍攝的塞罕壩林場老中青三代陳彥嫻(中)、劉海瑩(左)、于士濤的合影。三代造林人半個多世紀的持續奮鬥,讓貧瘠沙地變成綠水青山,也獲得世界讚譽。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佈,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得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新華社記者陳誠攝

73歲的第一代林場建設者陳彥嫻:

陳彥嫻是塞罕壩林場第一批建設者中的一員,她説:“55年前,我們369個人來到黃沙漫天、草木難生的塞罕壩的時候,平均年齡不到24歲。如今,我當年的同事們大多已離開人世,在他們的身後,留下的是人類恢復美好自然的一段傳奇。”

“建場初期的塞罕壩林場,條件異常艱苦。”陳彥嫻説,房屋不夠住,大家就住倉庫、馬棚、窩棚、幹打壘、泥草房,夏天外面下大雨,屋裏下小雨。最難熬的是冬天,最冷的時候達到零下40攝氏度左右,嗷嗷叫的白毛風一刮,對面看不見人,讓人喘不過氣來。炕上鋪的只有一層莜麥秸子,睡覺要戴上皮帽子,早上起來眉毛、帽子和被子上會落下一層霜。喝的是雪水、雨水和溝塘水,吃的是含有麥芒的黑莜面、土豆和鹹菜。在艱苦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下,不少人都患上了心腦血管病、關節炎、風濕病。

52歲的第二代林場建設者劉海瑩:

在劉海瑩看來,沒有老一輩的艱苦創業和精神傳承,就沒有塞罕壩的今天,更不會獲得今天這樣巨大的榮譽。

劉海瑩説,“以前,我們把木材生産當做支柱産業,一度佔總收入的90%以上。近年來,我們大幅壓縮木材採伐量,木材産業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持續下降,森林旅遊、綠化苗木等綠色産業的收入,已經超過50%。我們堅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就是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塞罕壩的百萬畝人工林,是在闖過一道道技術難關、經受住一次次考驗中生長起來的;塞罕壩的生態修復,是用腳踏實地、埋頭苦幹換來的。”劉海瑩表示,“現在,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林場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我們要繼續保持艱苦創業精神,要靠奮鬥拼搏取得更大發展。”

37歲的第三代林場建設者于士濤:

曾經反對於士濤到壩上工作的女友付立華,2006年來到塞罕壩,這片浩瀚林海和塞罕壩人使她深受觸動,“我意識到,在林場工作,雖然遠離都市的繁華,但生命依然可以在這裡發光發彩。”2011年,中國林科院研究生畢業的付立華,放棄在大城市生活的機會,來到塞罕壩,與于士濤一起奮鬥。

今年,表現出色的于士濤由一個分場的場長,升任總場副場長。于士濤表示,第三代林場建設者要按照總場的工作要求繼續攻堅,一方面,科學經營,把這片林子守護好。另一方面,是在那些山高坡陡、立地條件極差的地方“攻堅造林”,將森林覆蓋率由目前的80%提升到86%的飽和值。

塞罕壩人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原上接力傳承,創造了高寒沙地生態建設史上的綠色奇跡,鑄造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生動範例。今天的塞罕壩,每年可涵養水源、凈化水質1.37億立方米,釋放氧氣54.5萬噸。

“美麗高嶺”這片動人的“中國綠”,正惠及京津、浸潤世界。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