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網 2020年10月4日
-
央視網 2020年10月1日
-
央視網 2020年9月30日
-
央視網 2020年9月28日
-
央視網 2020年9月23日
-
央視網 2020年9月23日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總方針。
11月19日至21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主辦,光明網、江蘇省委網信辦承辦的“鄉村振興在行動——走進江蘇”主題線下活動在江蘇南通、泰州、常州、鎮江四地開展。採訪團一行深入田間地頭,真切地感受到了江蘇發展智慧農業的魅力和前景。
智慧農業融合了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和物聯網技術,不僅有望將農民從田間地頭解放出來,還能帶動農業提質增效。發展智慧農業,培養新農民、推廣新技術,推動農村創業創新,已成為江蘇省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之一。
小楊村的農田裝上了物聯網系統(央視網鄭芳攝)
科技是第一生産力,在助力農業發展方面大有可為。比如,通過農業智慧化就可以提高農業生産的精細化、高效化、可持續發展。泰州市姜堰區橋頭鎮小楊村,就已經全面提升農業硬體設施,新建了一體化智慧泵站,打造出農業物聯網系統,先後引進小型氣象站、蟲情預警系統、太陽能滅蟲及大田風光監控設備,實現對農田進行24小時全方位的檢測和數據收集,大大提升了農業現代化的管護水平,實現了增收。
梅林村科學種草,有效保護了土壤層(央視網鄭芳攝)
通過科技手段、科技知識為農業賦能的做法,小楊村不是獨一家。在常州市西夏墅鎮梅林村,小小草坪也有了“科技因子”。草坪特色産業是梅林村的主要産業,為了不破壞土壤層,不造成水土流失,該村5000多畝草坪,全部採用底鋪黃沙和噴灌設施集中連片種植。有了科技的“加持”,梅林村實現了土壤生態保護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此外,該村還立足實際村情,大力發展草坪延伸産品,加大對草坪産品研發力度,發展服務於草坪的加工産業,如將草廢料加工成動物飼料等。2018年,全村草坪産業實現銷售收入620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實現持續增長。
江蘇多地的實踐再次表明,農業插上“智慧”的翅膀,將為鄉村營造出“金色”十足的大好未來,將讓農民的“錢袋子”更鼓,讓農民這份職業更體面。
當前,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以及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全面向農業滲透。作為“科技+現代農業”的最優載體,智慧農業在推進鄉村振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從“靠天吃飯”到“靠科技增收”,越來越多的農民將漸漸習慣“在手機上種田”。可以肯定,隨著5G、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新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智慧農業應用場景將鋪展在神州大地。(央視網評論員 鄭芳)
央視網 2020年10月4日
央視網 2020年10月1日
央視網 2020年9月30日
央視網 2020年9月28日
央視網 2020年9月23日
央視網 2020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