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35歲,如何在職場解困突圍?

央視網評論員鄭芳

  提  要

  變老並不意味著人的職業競爭力會進入下坡路。馬雲35歲創辦阿裏巴巴;任正非43歲創辦華為;巴菲特和芒格倆人的平均年齡已超過90歲,還在資本市場叱吒風雲……不要因為年齡,而框死人生的可能性。

  職場優勝劣汰的定律表明,無論多大年齡、無論身處何種位置,越早努力奮鬥的人,越能積累到更多應對職業變局、運轉人生走向的底氣和“籌碼”。

  人至中年的危機和焦慮,在網絡話語權日益年輕化的今天,極易被點燃、進而被販賣。

  前段時間,有兩篇文章在網上熱傳,一篇講述了37歲高薪IT工程師被裁員的事,另一篇則聚焦IT圈裏的35歲現象。兩篇文章指向一個共同的話題:“35歲+”職場人面臨的職場困局。

  雖然兩篇文章在選題上的傾向性使其有販賣中年焦慮之嫌,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技術急速更迭的IT和互聯網行業,以及由這場互聯網大潮波及、催生的行業中,35歲,確實成了一個醒目的關鍵詞。

  在這些行業裏,對很多人、尤其是職位不高的人而言,自35歲往後,從年齡上就喪失了競爭優勢。之所以會這樣,基於幾方面的原因:首先,工作多年,很多職場人不再葆有年輕時對工作的那份激情和幹勁;其次,“35歲+”的人多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狀態,家庭因素使其難以全身心投入工作;再次,隨著年齡增長,人的部分大腦功能會出現衰退,導致一些職場人在效率、創新等方面難敵年輕人。

  一些數據似乎也印證著這個現象。專注于互聯網行業招聘的“100offer”提供的數據顯示,31歲以後,求職者收到的人均面邀數量開始下滑;拉勾網2018年發佈的《90後互聯網職場報告》顯示,互聯網從業者平均年齡是26歲,其中55.8%是“90後”。

  基於互聯網業內規律,很多企業在招聘時把門檻定到了“35歲以下”,也有一些企業裁員時大刀闊斧“砍”向“35歲+”的人。2019年5月初,甲骨文公司裁掉了數百名中國研發中心員工,其中很多都是37歲左右的工程師。某互聯網行業獵頭受訪時表示,他主要推薦“90後”候選人,很少“撩”35歲以上的候選人,因為“推薦成功率很低”。

  “35歲職場失寵”現象在其他行業也不鮮見。一位投資集團高管表示,“35歲仍在低職級徘徊的人,在市場中失去了競爭力,哪怕你願意降價,買主也看不上。”很多人可能覺得這話充滿偏見,但在秉持這種“偏見”的企業管理人員的用人準則裏,35歲,仿佛一道分界線,過了這條線,就不再是職場寵兒了。

  然而,職場競爭力並不只有年齡這一個指標。儘管“35歲+”的職場人從年齡上不再具備競爭優勢,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沒有競爭力了。

  “35歲+”的職場人有年輕人沒有的職業優勢。首先,從工作經驗上看,這個年齡段的人普遍擁有10年及以上的工作經驗,無論是中高層管理人員,還是職級較低的人員,豐富的工作經驗以及在此基礎上培養出的業務能力、積累的人脈資源等,都是維持企業正常運轉的關鍵力量。其次,從職業定力上看,這個年齡段的人往往對自己和工作都有了成熟的認識,不再像初入職場時定性不足、跳來跳去,且對企業有了一定的感情,更忠於企業、更有利於團隊穩定。再次,從自我管理上看,這個年齡段的人更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更善於找到完成目標任務的辦法,在團隊裏不僅好管理,也容易給年輕人立榜樣。

  變老並不意味著人的職業競爭力會進入下坡路。馬雲35歲創辦阿裏巴巴;任正非43歲創辦華為;巴菲特和芒格倆人的平均年齡已超過90歲,還在資本市場叱吒風雲……不要因為年齡,而框死人生的可能性。況且,科學研究也表明,儘管人的部分大腦功能隨著年齡增長而衰退,但其他認知能力則會保持不變甚至會變強,年長的人更善於解決人際問題或抽象問題。科學家據此指出,年紀更大的人在執行任務時可能會比年輕人運用更多的大腦區域,但兩者都能同樣出色地完成工作。

  由此可見,不同年齡段的人對企業的支撐作用是不一樣的。如果説年輕人是企業的新鮮血液的話,那“35歲+”的這批人,就是企業的掌舵者、穩定器。換句話説,“35歲+”的職場人是不容忽視的寶藏。他們能發揮多大的價值,一方面取決於企業的用人理念、用人機制,另一方面取決於他們自身是否仍有追求夢想、實現個人價值的激情和動力。

  當然,挖掘“35歲+”職場人的優勢,並不是鼓勵他們要耽于這種優勢而忽略職場危機。恰恰相反,如開篇所談,職場對35歲以上的人尤其是職級較低的人而言,危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嚴重。只有認清這種形勢和自己的優勢,並有針對性地提升自身綜合競爭力的人,才能滿足職場需求,避免出現在裁員名單上。

  職場優勝劣汰的定律表明,無論多大年齡、無論身處何種位置,越早努力奮鬥的人,越能積累到更多應對職業變局、運轉人生走向的底氣和“籌碼”。

  “人生如棋,一步三算。”以35歲的職場人為例,大多工作已有12、3年,假如退休年齡是60歲的話,離退休還有25年。也就是説,這個年齡段的人,剛走過職業生涯的三分之一,正是人生的黃金時期。此時,面對職場危機,不應氣餒、更不應沉淪,而應清醒認識到:所謂“危機”,危中有機,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抓住職業變局中的機會,才能在“35歲+”的困境中突圍。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於身處危機的職場人來説,找到化解危機的辦法就是“預”。而學習,就是化解職場危機的有力武器之一。瞬息萬變的現代職場,任何人在學生時代或年輕時積累的知識和技能都不足以應對不斷發展的職業要求。因此,只有通過不斷學習,來提升自己滿足職業要求的能力、洞悉職業前景的眼力,才能在職業發展中抓住先機、跟上形勢。更何況,人生本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通過學習為自己賦能,化年齡變量為職業價值增量,也不失為在職場中保值增值的“法寶”。

  “青春氣貫長虹,勇銳蓋過怯弱,進取壓倒茍安。如此銳氣,二十後生而有之,六旬男子則更多見。年歲有加,並非垂老,理想丟棄,方墮暮年。”作家塞繆爾·厄爾曼的這幾句哲言,對人至中年的職場人尤為受用。漫漫職業長途,是讓自己通過學習和奮鬥遠離“35歲困局”,還是在30多歲被裁時喊“啥也不會,啥也學不了”,答案已然清晰。(央視網評論員 鄭芳)

網友立場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