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去向
老兵為527位烈士守靈33年:捨不得老戰友 87歲的陳光聚拖著傷殘的左腿,爬到架子上將烈士牌位一一取下,擦洗完後,再爬上去將它們擺好。這件事,陳光聚做了33年,隨著年齡的增長,每次耗費的時間越來越長。 1938年,日軍佔領了北白塔村,陳光聚一家分頭外出避難,年僅14歲的他跟隨姑姑去了遼寧。1948年解放戰爭期間,24歲的陳光聚在當地參加了解放軍,先從天津到了北京,隨後又轉戰河北、山西、山東、湖北、湖南、貴州、福建、廣東、雲南九省。“當時我們在江北,國民黨的軍隊在江南,他們在河邊修建了碉堡,我們先炸了他們的橋,7個炮彈有3顆炸到了他們的機槍營,最後消滅了他們600多人……”陳光聚閉上眼睛回憶説。
陳光聚走上抗美援朝的戰場,成為一名高炮射手。“當時一共有4門高炮,每次打下敵機,我們都很激動。但咱們的裝備不行,人家的飛機在頭頂上狂轟濫炸。第一天來了兩架飛機,我們用高炮射下來了;第二天來了4架,我們射下來了兩架;第三天飛機來了一大片,黑壓壓的在我們頭頂上轉圈,當時一個連去了近百人,最後活著回來的就只剩兩三個……”
不計報酬,過著清苦的生活,老人沒有抱怨。“在這裡守著他們,我才心安!”30年來,陳光聚每天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把500多位烈士的靈位逐一擦洗一遍,再將院子裏的每一個角落認真地清掃一遍。 這500多名烈士中,除了一個是自己的親屬外,其餘的他一個都不認識。儘管如此,他還是懷著同樣的心情和敬意守護著他們、緬懷著他們。
1948年解放戰爭期間,24歲的陳光聚在當地參加了解放軍,先從天津到了北京,隨後又轉戰河北、山西、山東、湖北、湖南、貴州、福建、廣東、雲南九省。“當時我們在江北,國民黨的軍隊在江南,他們在河邊修建了碉堡,我們先炸了他們的橋,7個炮彈有3顆炸到了他們的機槍營,最後消滅了他們600多人……” 陳光聚閉上眼睛回憶説。
這麼多年,始終如一的守候著這些英靈。這位老人真的值得我們欽佩。當祭拜烈士陵園幾乎快成為一種過場,一種形式的時候,這樣的守候更值得我們思考,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紀念那些逝去的英雄?
“在這裡守著他們,我才心安!”老人的這句話是多麼的樸實。支持老人33年如一日的堅守,不僅僅是那份出生入死的戰友情,更多的是要讓逝去的英雄們有人懷念,有人知曉。這些無名的英雄是最值得我們崇敬的!
“這裡共有527塊烈士牌位,抗日戰爭時期的391塊,解放戰爭時期的136塊。”這是沉甸甸的數字,這樣的數字值得我們懷念,值得我們思考,不能讓英雄們默默無名的逝去,不能讓老人一個人孤獨的堅守。
登錄 | 註冊用戶名: |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