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近日,兩則新聞引起公眾對我國“科研經費亂象”的關注,一是,中國科協一項調查顯示:科研資金用於項目本身僅佔40%左右,大量科研經費流失在項目之外。二是,媒體稱中國科研缺乏驗收機制,科學項目一申請到手,就肯定能通過驗收,申請項目等同撈錢,這成了中國科研界的常態。我國一直倡導科技興國,近年來科研經費投入逐漸加大。然而,目前科研界的“重立項、輕研究”現象導致的腐敗以及其“高耗低産”的現狀不得不讓人擔憂我國科技發展的未來。“科研經費亂象”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部分科研人員為何荒于科研走向腐敗,以及如何讓科研界重拾真務實的風氣、多做實事多出成果,值得社會深思。
" target="_blank" title="">浪子:科學應該是一片凈土,如果出現了腐敗,國家要重視呀,要嚴打,重監管呀。
" target="_blank" title="">淡淡心情:這全靠自己自覺,提高對工作對國家對那份工資的責任感,靠驗收白搭。
" target="_blank" title="">江左劉郎:呼籲加強媒體監督作用,其實這些事大家都知道,媒體自然也知道,到今天才報道,遲來的監督啊。
" target="_blank" title="">老f:作為這一領域與問題的知情者,發自肺腑地疾呼:這事兒説得極對!這問題抓得極準!這頑疾不該放任!
" target="_blank" title="">yxh:如果在驗收階段有賠付制度,還有人敢如此嗎?不過現在也難,科學技術的不可預見性會使真正搞研究的人受傷的。
" target="_blank" title=""> 楓葉紅了香山: 中國不缺少法規,當然並不是説就完備了,但中國更缺失的是對法律和法規的執行力度,再好的規定不執行或執 行走樣,也沒啥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