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國首個“中國愛心城區”——鄭州市二七區以“凝神聚力、勇爭一流”為目的,以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為重點,多措並舉、群策群力,通過創新載體、典型帶動、完善機制,在全區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是以週末大講堂為教育載體,以“七種風尚”、黨員志願者服務、機關幹部體驗活動為實踐載體,號召幹部職工奉獻。精心策劃週末大講堂活動,認真組織機關幹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黨的群眾路線等專題內容,並邀請專家、學者作國際國內形勢專題講座,形成了區委“月月辦講堂”、各部門“月月有講壇”、各級文明單位“周周開課堂”的濃厚學習氛圍。區委要求每位黨員幹部保持“講政治、顧大局,講責任、敢擔當,講學習、勤研究,講配合、重合作,講創新、善運作,講宗旨、重基層,講奉獻、能吃虧”七種風尚,開展了3000余名機關黨員幹部參加的“實現微心願”黨員志願服務活動,組建黨員幹部志願服務隊580個,為居民辦實事好事4800多件,不斷增強公務人員建設“四個河南”的決心和信心。
二是以優秀傳統文化為教育載體,以“愛心城區”建設、志願者服務為實踐載體,激發市民群眾參與。2010年以來,我區開展了“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有道德的二七人”教育活動。同年3月舉辦中華傳統文化公益論壇暨河南省首屆傳統文化論壇,隨後相繼舉辦大型公益論壇5次,小型論壇數百次。禮樂中國•“二七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歌曲大賽,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及新加坡、韓國等國內外上萬名歌手參加海選,上億人次收看賽事轉播。不斷健全和完善富有二七特色的“愛心110”救助體系,在全區106個社區覆蓋建設捐贈救助互助站、愛心超市兩個,“愛心110”志願者隊伍2000余人,接到救助電話15000余個,幫扶救助困難群體2萬多人次,救助落實率100%。同時大力開展志願服務工作,全區已註冊志願者7800余名,年均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千余場,服務累計時數460萬小時,服務50萬人次。2008年成立的“田園二七”文化志願者藝術團現有成員808人,始終活躍在學校、社區、農村、企業等進行公益演出,開設文化輔導講座、開辦業務培訓班、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受到群眾廣泛好評。
三是以“學雷鋒,做美德少年”活動為教育載體,以經典誦讀活動為實踐載體,加強青少年教育。在中小學校深入開展“學雷鋒,做美德少年”主題教育活動,引領全區青少年傳承雷鋒精神;開展“日行一善”活動,教育學生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推廣春暉小學續寫雷鋒日記的好做法,要求每所學校都要有一本《雷鋒日記》、“雷鋒中隊旗”、“雷鋒故事書”。通過“人人讀好書、共築中國夢”讀書月、“讀名篇、寫心得、話感恩”、“走進名著,解讀精典”手抄報比賽、“愛上小小古詩會”等主題經典誦讀活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青少年的愛國主義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一是推介公務人員先進典型。組織開展好民警、好教師、好律師、好法官、好檢察官、好村官等學雷鋒先進典型評選活動;舉辦“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主題報告會,通過身邊典型引導黨員幹部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公僕身份,增強群眾觀念,激發幹事活力,真正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全區改革發展穩定工作的各個方面。
二是宣傳普通群眾先進典型。追蹤報道“感動中國”人物胡佩蘭、河南省雷鋒標兵谷殿明、全國勞模江學銅、隴海大院愛心集體等典型事跡。胡佩蘭去世後,她的愛心診室仍由她的學生們輪流值班、奉獻愛心,同時由國內 200 余名醫學專家組成的“大醫博愛志願者服務總隊”,每月會安排 2名專家到診室免費工作1天。拍攝並公映以發生在隴海大院的真實故事為題材的電影《好好的活著》,影片展現了河南人扶危濟困、助人為樂的美德,在一定程度極大豐富了“文明河南”的精神內涵。
三是號召青少年學身邊先進典型。在青少年中開展“學身邊先進人物”活動,組織學生們到隴海大院社區、江學銅、谷殿明等學雷鋒基地實地參觀學習,在谷殿明學雷鋒基地,孩子們無不為大量的雷鋒圖片、展板所震撼。六一節前夕,全區表彰了百名優秀美德少年,其中棉紡路小學蔡宇煊榮獲省級美德少年稱號,“學先進、做先進”活動在全區青少年中蔚然成風。
一是強化督導考評促進活動實效。及時出臺學雷鋒活動考核指標,定期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並將其納入基層組織建設、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單位的測評體系。在每個社區成立了“志願服務365工作室”,同時建立健全遞進式獎勵機制,將黨員幹部學雷鋒、開展志願服務情況納入黨員幹部考核內容,推動教育實踐活動經常性、常態化開展。
二是研究積分制激發全員參與熱情。研究制定了黨員志願積分制管理辦法,出臺了黨員志願者年積分在20分以上的贈送《大河報》、《黨的生活》等全年刊物、年積分在50 分以上的提供健康體檢1次等具體措施。研究制定了群眾志願積分制管理辦法,在大學路街道雷鋒超市,志願者人手一個志願服務小紅本,通過參與社區管理和服務獲得積分,積分達到一定數量就可以在雷鋒超市兌換不同的物品或者相應的服務。在中小學校、社區設立“青少年道德銀行”,對青少年好人好事進行登記,換算成積分,存入道德儲蓄卡,激勵孩子們多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