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轉方式 調結構〗青海柴達木:守著“聚寶盆” 過起“緊日子”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06日 19: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進入[新聞聯播]>>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新聞聯播):青海柴達木盆地因其豐富的礦産資源而被譽為西部“聚寶盆”。隨著轉型進程的不斷推進,守著“聚寶盆”的柴達木人開始過起了資源綜合利用的“緊日子”。

  每生産一噸鉀肥就要産生40噸的老鹵,老鹵回灌技術的採用不僅每年多采出1億5千噸的原鹵,還能節約2億噸的淡水,裏外裏算起來,可以多創利潤15億元。

  用老王的話説,過去“一鉀獨大”不單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還是爛了“西瓜”臟了環境。因為每生産1噸鉀肥,至少就要排除10噸氯化鎂、3噸氯化鈉,眼看著這些的副産物成了愈演愈烈的“鎂害”、“鈉害”,鹽湖集團開始動起了資源綜合利用的心思。他們先後投資125億元,佈局鹽湖副産鎂鈉資源綜合利用;鹽湖滷水資源提取利用和深度加工;鹽湖副産氯化納提取純鹼、燒鹼;廢硫酸、鹽酸生産聚合硫酸鐵、聚合氯化鐵等五大循環經濟産業鏈。

  “家大業大”也不能“大手大腳”,已經成為大多數柴達木企業的共識。具備5000噸碳酸鋰生産能力的中信國安是我國鹽湖新能源開發的“領軍人物”。他們為所在的西臺吉乃爾鹽湖建立起“資源臺帳”,在技術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尋找最佳的資源利用方案。

  今年3月,《青海省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總體規劃》獲得國務院批復。這個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循環經濟試驗區,正讓更多的企業在學過“緊日子”中改變著自己的經濟發展方式。

責編:劉一

打印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邊看邊聊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