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中美:是對話,不是談判!(2010.05.25)

發佈時間:2010年05月25日 21: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進入[新聞1+1]>>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新聞1+1):中國和美國兩個國家社會制度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文化文明不同,價值觀也不盡相同,但是他們兩國的利益卻又深度地捆綁,共同要去解決和面對全球化下産生的一系列問題。持續兩天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今天結束,讓我們來看一看,中美兩國共同關注的是什麼?共同解決的是什麼?未來的走向又是什麼?

    今天,這張照片引起的很多人的興趣,王岐山與蓋特納兩人站在希拉裏身邊,分別一前一後地向對方伸出手去,準備握手,這張有趣的照片也被人幽默地解讀為"想法有分歧"。

    王岐山(國務院副總理):中美經濟關係是兩國關係的重要基石,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推進,中美兩國經貿、金融合作迅猛發展,經濟聯絡日益緊密,誰也離不開誰。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雙方同舟共濟,共度難關。

    希拉裏克林頓(美國國務卿):中國有一句諺語説的是"殊途同歸",我們走過的是不同的道路,然而共同的未來是我們共同的目標和責任,這就是戰略與經濟對話最終的意義所在。

    戴秉國(國務委員):各位也許看過一部名叫《巴別塔》的美國電影,在新的世紀裏頭,正如這部電影裏頭所揭示的那樣,人與人之間溝通、理解、信任至關重要,我想國與國之間更是這樣。

    蓋特納(美國財政部長):我們面臨著不同的挑戰,我們優勢互補,對於這次與王岐山副總理,戴秉國國務委員,以及我們同事們緊密合作的機會,我們非常歡迎,我們會追求共同利益,尋求應對這些挑戰的方法。我們在解決這些問題時,會對中美兩國的傳統價值觀和利益相互尊重。這正是中國古語所説的"風雨同舟",我們在逆境中進行合作,我們的人民會更好,世界也會更好,我們會一同變得更加強盛。

    透過雙方領導人的表態,此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繼續沿著合作的道路前行。美方代表團由財政部長蓋特納和國務卿克林頓率領,來華的200名高級官員,幾乎涵概美國政府所有部門,這也是有史以來美國派出的規模最大的代表團政府,堪稱"豪華夢之隊"。

    馬蘭蒂斯(美國副貿易代表):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經濟體,基於在全球經濟中的共同利益,雙方面臨著許多合作機遇,包括重新維持世界經濟平衡,解決一些處於困境中的經濟問題。

    應當説此次美國"夢之隊"的來訪,以及雙方對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高度重視,本身便是加強合作的重要信號。縱觀兩天的對話,此前廣受關注的人民幣匯率、雙方經貿平衡等常常引起中美雙方爭議的議題並未主導本次會議。雙方聚焦的重心在戰略與對話方面,是圍繞能源安全、氣候變化、聯合國維和等展開;在經濟對話方面,則是確保持續發展,互利共盈的中美經濟合作夥伴關係。由此可以看出,放下分歧,謀求合作,成為本次會議的主旋律。

    胡錦濤:建設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係,使中美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現實需要,讓我們共同努力,不斷開闢中美關係更為廣闊的前景。

    昨天的《華爾街日報》刊登文章説,胡錦濤主席在開幕式上的講話受到美方的歡迎和積極回應,中美雙方都注意在不影響兩國經濟關係的前提下對待分歧。

    美國民眾:但是我們能夠交流,解決問題。當我們回顧歷史,有時關係不是非常的好,我認為現在他們很好,對中國和美國來説未來更美好,因為我們互相之間彼此依賴很強。

    兩天的對話26項具體成果,我們看到了中美合作更廣闊的前景,但是大家看到的更多的還是問題,大家關心的永遠是下一次。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邊看邊聊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