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5月22日 19: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新聞聯播):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發掘自身優勢,在昔日的不毛之地建立起一批獨具特色的低碳産業。
內蒙古臺記者 陸偉:這裡是位於鄂爾多斯市毛烏素沙地內的一家螺旋藻生産企業的實驗室,在這個實驗室裏,螺旋藻所需的二氧化碳不是來自於碳酸氫鈉,而是來自於旁邊一家生物質熱電廠發電過程中排放的煙氣。
碳酸氫鈉也叫蘇打,遇水可以釋放二氧化碳,是飼養螺旋藻的重要原料,通常飼養一噸的螺旋藻就需要用去10噸左右的碳酸氫鈉。而利用電廠排放煙氣中的二氧化碳,企業就可以省下一筆不小的開支。
蒙力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賈嚴平:成本能降低50%左右。
而這家生物質熱電廠發電的燃料也不是煤炭而是沙柳。為此,電廠特意建起了33萬畝的能源林基地。用來治沙的沙柳每隔三、五年,都要把地表枝條去掉,以便生出更多新枝。如今用沙柳發電既解決了企業能源問題,又治理了沙漠,周邊農民也多了一條增收渠道。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烏審旗 丁志軍:過去這個沙柳都燒柴火,現在有這個電廠,能供這個原料,收入少的幾千元,多的有一兩萬元,能賣成錢了。
“沙裏淘金”,按照這一思路,鄂爾多斯市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過程中,利用沙漠中的陽光、風力和治沙植物,發展起一批以新能源發電、沙柳造紙造板、沙棘飲品藥品為主的沙漠低碳産業,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編輯:程衝)
責編:劉一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