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強基礎 重科技 力促糧食産能新增1000億

發佈時間:2010年05月22日 19: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進入[新聞聯播]>>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新聞聯播):今年起《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産能力規劃》全面實施,各地正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力爭到2020年,全國糧食産能再新增1000億斤。

    近年來一直在推廣的高産技術,對安徽農民周玉雙來説卻很新鮮,收完水稻種小麥這還是頭一回。

    安徽滁州新塘村農民 周玉雙:(地)也是高低不平,主要就是水多,只能種一季水稻。

    為了提高糧食産量,滁州以標準糧田建設為龍頭,著手打造“百億糧倉”。老周的低窪地周邊有了水泥溝渠,地裏的積水隨時能排出去。

    本台記者 王凱博:以往由於地裏水多,這個時候都是荒著的,而現在這裡的小麥已經抽穗揚花了。

    安徽滁州市市委書記 韓先聰:籌資100億元主要用於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把現在佔有著70%的中低産田改造為旱澇保收田。

    提高糧食生産能力,江蘇丹陽則力促科技等軟實力提升。這讓農民徐國祥今年種水稻不僅提前了半個多月,直接撒種子的栽種方式也變了。

    江蘇省丹陽市農民 徐國祥:我把150畝全部交給他們栽插,不單是省時省力而且還能增産,我今年150畝我估計能增産3萬斤。

    幫老徐提前育秧的是當地的水稻育秧示範基地。今年,丹陽市把幾十個水稻品種減成了2個高産品種,還拿出80萬元補貼4個育秧示範基地,推廣水稻標準化種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程國強:實現糧食增産1000億斤關鍵是要充分挖掘糧食增産的潛力,使糧食的單産每年能夠提高0.9%,同時要確保糧食的種植面積保持在15.8億畝以上。 (編輯:程衝)

責編:劉一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邊看邊聊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