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省級駐京辦主任:駐京辦不會真正撤銷

發佈時間:2010年05月21日 13: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距離國務院規定的撤銷縣級駐京辦的期限只剩下30天了。在北京,一些縣級駐京辦的牌子已陸續被摘下。湖北、廣東、浙江、甘肅、江西、河南等十幾個省份出臺了相應規定,大部分保留了地市級駐京辦,均要求縣級駐京辦全部撤銷。那麼這些被撤銷的駐京辦是真的撤離,還是虛晃一槍,換湯不換藥地存在?

  1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和規範各地政府駐北京辦事機構管理的意見》,明確保留省級駐京辦,對於已經設立的地級市、地區、盟、州人民政府駐京聯絡處,確因工作需要,經所在省(區、市)人民政府核準後可予保留。

  明確撤銷地方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各類開發區管委會以及其他行使政府管理職能單位以各種名義設立的駐京辦事機構;撤銷縣、縣級市、旗、市轄區人民政府以各種名義設立的駐京辦事機構。時間期限是今年6月20日。

  是否會白的變黑,黑的照舊黑

  馬甸南路是與北三環路垂直的一條小路,以7省駐京辦齊集在此而聞名。從1985年開始,吉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南7省份的駐京辦在此聯合辦公。雖然現在大院的門口還挂有牌子,但是大多數省份都在北京有了自己的高樓大廈。這裡集中的是各地駐京辦的賓館,還有川菜、湘菜、東北菜等各地美食。

  “背靠大樹好乘涼”,馬甸南路匯集了許多省市的地縣級駐京辦。有的是租大樓院裏面的房子,還有的把牌子挂到了周邊的居民小區裏。

  “1979年,各省逐步恢復了以前撤銷的駐京辦,開始大家都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四處借。後來北京市政府劃撥了一塊地,從1985年起7省在這聯合辦公。慢慢地先是地級在附近設駐京辦,後來縣級的也來了。”一位某省原駐京辦老主任1979年被省政府派到北京,一直在北京工作居住,他見證了7省駐京辦周邊各地市、縣級駐京辦的發展。“以前是計劃經濟,物資緊缺,各地想得到物資就得靠人在北京盯著跑關係、找門路才行。一些地區、縣裏有事,一開始是派人在北京住賓館,打聽文件精神,跑些項目,後來乾脆在北京挂起了駐京辦的牌子。”

  我國最早的省級駐京辦是內蒙古自治區1949年在京設立的。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公佈過一個統計數字,截至2006年年底,各地政府及政府部門駐京辦事機構共有927個。其中省級政府(包括計劃單列市和副省級城市)及經濟特區政府駐京辦事機構50家,地市級政府駐京辦事機構295家,地方各級政府部門駐京辦事機構146家,縣級政府及行使政府管理職能單位駐京辦事機構436家。

  可是,有人認為,上面的數字只是註冊的或者是公開掛牌的駐京辦的數字。一位駐京辦主任説:“全國縣級政府2900多個,各省市的各種職能部門在北京設立的聯絡處、經濟協作辦事處、聯合辦公室,名字各式各樣,一些地方的重大項目在北京都設有辦事處。”

  今年1月,國務院關於加強和規範各地駐京辦的意見下發以後,馬甸南路確實發生了一些變化。有些縣級駐京辦悄悄摘下了牌子。有的牌子還在,可是裏面已經人去屋空。

  不過,許多人對此並不樂觀。那位原省級駐京辦老主任就説:“有需求,才會有各級駐京辦。以後,縣裏有事不還得往北京跑?我看不會真正撤,或者先撤以後慢慢再回來。”這位老主任認為,許多事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次規範清理恐怕也會是這樣。況且還有許多帶有駐京辦工作性質的機構根本沒有註冊,或者沒有自己長期固定的辦公地點,這部分就無所謂撤與不撤。這樣下去,結果就會是,一部分白(註冊的)變成黑的(沒註冊的),而黑的照舊黑。

  網上辦公難替駐京辦跑項目

  李罡最近很忙,他的電話經常有媒體記者打進來。因為他創辦的邸訊網成了大家試圖了解駐京辦去留的一個渠道。這是一個應運而生的網絡媒體,同時還有一份紙質報刊,每月一期的《駐京資訊》,李罡擔任社長。

  “駐京資訊——駐京機構自己的報紙”,這是李罡給自己報紙的定位。邸訊網的名稱則來自古代為地方官員提供朝政消息的邸報。

  李罡説,他們建立網站的目的是給在北京的各類駐京機構提供一個平臺,橫向聯絡、交流信息,做些理論研究,共同推動各地的區域發展,也推動駐京辦這個特殊行業的有序發展。不過,今年1月國務院發佈規範駐京辦的意見後,這個網站又有了新用途和發展增長點。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邊看邊聊

驗證碼: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