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新華社連發六評論 直擊高房價]紅火景象下的樓市之憂

發佈時間:2010年04月06日 06: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進入[中國新聞]>>

  

    央視網消息(中國新聞):從3月28日到4月2日,新華社以《紅火景象下的樓市之憂》開篇,連續6天刊發聚焦房價的評論,矛頭直指地方政府,痛批當前房地産市場的根源所在——土地財政以及腐敗所釀生的高地價高房價。系列評論發出後,引起廣泛關注。

    3月28號,題為《紅火景象下的樓市之憂》的評論是此次系列評論的開篇之作。評論指出:不斷飆升的房價使房地産市場日益遠離百姓。2009年,中國房地産開發投資較上年增長16.1%,商品住宅投資增長14.2%,遠高於GDP8.7%的增幅。在城鎮固定資産投資中,房地産投資佔比超過22%。這種“虹吸效應”必然破壞經濟平衡發展,傷害經濟健康發展。

    而評論指出:房地産市場急劇膨脹,與地方政府的賣地熱情互相拉動。寅吃卯糧、透支未來的賣地財政,決定了房地産市場難以持續,更意味著依靠這種方式拉動經濟發展難以持久。

    文章提到:“是泡沫,總會破。是聽任泡沫放大,還是及時控制風險,考驗調控者的勇氣和智慧。”同時強調:住房可以是賺錢的商品,但更是基礎的民生産品。滿足人民基本居住需求,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

    3月29號,新華時評再次刊發評論《不能讓樓市成為投機者的樂園》。文章中提到:“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過去幾年中國房地産市場的投機色彩愈來愈濃:先有“溫州炒房團”,後有“山西炒房團”“內蒙古炒房團”,“先富起來”的地方、“先富起來”的人們南征北戰攻城略地……這讓大量百姓自住性購房的希望化為泡影。”

    而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抑制投機性購房,需要鮮明的態度,更需要實實在在的舉措。

    目前地方政府必須轉變發展思路,不能再沉溺于地産投機所帶來的“人氣”和“財氣”當中。

    而在第三篇時評《堅決清除房價中的“腐敗成本”》一文中,則直言腐敗推高房價。

    評論指出:一個房地産項目,從最初批准立項到最終開盤銷售,涉及的部門少則一二十個,多則百十來個。而僅從目前查辦的案件來看,腐敗幾乎滲透到了從立項、貸款、工程招標、用途變更、容積率調整、監理驗收等各個環節。從掌權者直接受賄後為開發商提供便利轉為較隱蔽的“權房交易”,低價購房、轉賣套利,繼而更隱蔽地以權力為“乾股”,幕後參與房地産開發,房地産商與腐敗官員為逃避法律制裁,可謂煞費苦心。

    文章指出:“腐敗成本”必將推高房價,轉嫁給消費者,甚至“綁架”地方公權力,導致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執行力弱化,房價如脫韁野馬。腐敗不除,房價難抑,房地産市場更不可能回歸健康發展軌道。

    在明確指出“土地財政”、“腐敗成本”、“投機現象”等樓市調控中三大頑疾之後,新華社的系列時評並沒有結束,而是在制度和解決方法層面開始了更深入的分析和探討。

    3月31日名為《瘋狂的房價叫板土地招拍挂》的第四篇新華時評,將矛頭直指目前的土地出讓制度。文章提到:中國土地的特殊屬性,使得地方政府作為賣方居於高度壟斷的強勢地位,土地買賣並不是完全競爭的市場經濟。而現有的土地招拍挂制度,必然造成需求方惡性競爭,導致地價不斷暴漲。

    而4月1日《“土地財政”還能維持多久》一文中則再次強調:把出讓土地作為地方的主要財源,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一榮俱損”的短期行為。而解決“土地財政”問題,當務之急是從制度安排上弱化地方“以地生財”的衝動。

    在最後一篇題為《稅收杠桿應發揮更大作用》的評論中,則對目前的房地産調控明確建言:房地産調控應該迅速找到有效抓手。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健全,行政調控已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應該讓符合市場規律、可靈活運用的稅收杠桿發揮更大作用。

責編:劉一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邊看邊聊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