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4月3日,一位婦女在北川老縣城祭奠親人。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清明期間,北川老縣城向北川籍群眾開放,讓人們祭奠在“5-12”地震中逝去的親人。
清明時節,細雨紛飛;羌山靜默,哀思連連。
3日上午,汪美提著裝滿香燭紙錢等祭奠用品的塑料袋,爬上了北川桂溪鄉場鎮邊的一座小山坡。面對新場鎮的方向,汪美恭恭敬敬地為父母和逝去的親人們敬上了一束束清香。而後她轉身朝北,插上一炷香,斟滿一杯素酒,“崔伯伯……”汪美語音開始哽咽。
28歲的汪美是一個震後孤兒家庭的“家長”,她和21歲的汪華、19歲的賈小華、17歲的賈小兵、11歲的賈小李、5歲的張關林,6個姑舅表姊妹來自3個家庭。地震奪去了他們父母的生命,摧毀了他們的家園。在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期間,時任山東濰坊市援建北川桂溪鄉指揮部指揮長的崔學選給予這個“特殊家庭”無微不至的關照。在這群無助的孩子們的眼中,崔學選儼然成為了慈愛的“崔爸爸”。
人間大愛撫慰著孩子們的心靈創傷。在社會各界的幫助和當地政府的關心下,汪美六姊妹得到妥善安置和照顧。家裏分了宅基地,搬進了新家,賈小華、賈小兵到外地打工,賈小李、張關林分別在成都雙流和桂溪小學讀書,家重新有了溫馨甜蜜的味道。然而,崔學選去年7月突然辭世,讓孩子們再次嘗受了痛失親人的傷痛。
“爸爸、媽媽、崔伯伯,我和弟弟妹妹們現在都很好,您們別掛念。”在躍動的火燭前,汪美輕聲説:“他們在外面打工、讀書,今天趕不回來,我一個人代表了吧。”
“崔伯伯,您看現在的桂溪多漂亮。是不是跟您想的一樣?”山坡下,沿著彎彎的平通河,道路寬敞平坦,援建的桂溪中學、鄉衛生院、文化站、健身場錯落有致。裊裊炊煙和田間耕作的三倆人群,讓人感受到西羌小鎮的寧靜與生機。
擦了擦眼中的淚水,汪美逐漸平靜下來。“前幾天,我到北川新縣城看了看,樓房高,馬路寬。對了,我還碰到跟您一起在桂溪的幾位山東叔叔,他們説今年9月新縣城就要建好,現在忙得很。”
“二妹找了男朋友,就是你們山東濰坊的,是從濰坊來桂溪援建的。”汪美微含笑意地説,“我呢,準備在對面山上開個養兔場。鄉上幫我找了10畝地,還要請人來技術指導。如果做得好的話,可以養一千多只兔子。”
“爸爸、媽媽、崔伯伯,您們放心。那麼大的地震都過來了,現在有這麼多人關心,我們自己也努力,日子會過得很幸福的。”望著遠方,汪美語氣堅定。(楊超)
責編:樊靜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