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央視網消息(新聞20分):航運業被稱為經濟形勢的晴雨錶,去年我們的記者曾報道了我國第三大集裝箱運輸港口——青島港受金融危機影響,營運慘澹的情況。半年多過去了,我們的記者再次來到青島港,看到港口重新恢復了繁忙的景象。
按照常規,12月份是航運業的淡季,但在青島港記者看到,前來卸貨和等待裝箱的船隻已經在港口排起了長隊。
更讓記者感到吃驚的是,截止到2009年12月28日,青島港吞吐量超越3.15億噸,同比增長5%,在歷史最困難的一年提前3天實現了全年的任務目標。眼前的場景和統計的數據,讓記者很難與半年前在這裡看到的景象聯絡在一起,這是記者去年六月在青島港拍攝到得一組畫面。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國際貿易和航運都遭遇到巨大衝擊。運量大幅萎縮,運價更是跌至歷史低谷。那麼,僅僅過去半年的時間,是什麼原因讓集裝箱運輸發生這麼大的轉變呢?
常德傳告訴記者,國家宣佈4萬億投資之後,隨著工廠開工率的增加,房地産等行業的抬頭,建材、水泥等物資運輸需求增加。大量的項目開工,也直接帶動了原油、鐵礦石、煤炭等大宗商品的運輸,作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中轉碼頭,青島港2009年鐵礦石吞吐量增長7%,原油吞吐量增長8%,集裝箱吞吐量逆勢增長2%。
受益的不僅僅是青島港,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港口,天津港由此開通了天津——上海、天津——廣州的內貿精品航線,進行“點對點”內貿運輸,成為集裝箱運輸新的增長點,實現了吞吐量的逆勢走高。
2009年8月以後,我國港口的貨物吞吐量一直處於正增長態勢。1-8月,中國港口吞吐量達到45億噸,內貿貨物吞吐量增長11.4%,外貿貨物吞吐量增長3.1%,內貿增速遠遠高於外貿,我國擴大內需政策效果明顯。也正是在中國因素的帶動下,有著世界貿易晴雨錶之稱的波羅的海指數更是大幅度上漲,數據顯示,從2009年10月1日至11月11日,波羅的海幹散貨運價指數已大漲68%。
責編:劉岩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