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國際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氣候變化威脅全球軍事安全 未來將為生存而戰

 

CCTV.com  2009年12月18日 10:2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專題: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 為明天而“戰”

  未來戰爭爆發或將不再因宗教、意識形態或國家榮譽,而是為生存而戰

  全球影院正在熱映的《2012》與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無疑成為當下裏最熱門的話題。如果説安全的含義在冷戰時期主要指軍事因素,在後冷戰時期主要指經濟因素的話,那麼如今它的含義已擴展到氣候變化領域。氣候變化,不僅是國際社會空前關注的重要議題,更是影響全球軍事安全的新威脅。

  資源爭奪將是催生戰爭的因素,“氣候變化對世界的威脅遠遠大於恐怖主義”的説法將並非危言聳聽

  在許多非洲國家,與氣候有關的壓力是“造成不穩定的一個主要原因”。對此,英國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發表報告説,由於各國未能做好應對最壞情況的準備,人類對氣候變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等威脅至今應對乏力,這與忽視核擴散和恐怖主義的威脅沒有區別。

  一是氣候變化將引發全球性的騷亂和戰爭。由於全球氣候發生劇變,糧食産量下降,水資源和能源匱乏,為了保護有限的資源,世界將處在隨時爆發戰爭的邊緣。據預測,在未來20年裏,爭奪淡水資源將成為戰爭的重要原因。

  二是氣候變化將催生環境難民。在未來20年裏,地球維持現有人口生存的能力將大大下降。許多發展中國家面臨著因為民眾躲避乾旱和災難性風暴而引發的更嚴重的不穩定。由於海平面上升,大片農田被淹,很多地方出現移民潮,大量難民將涌向富裕地區。據預測,由於移民越來越多,許多國家將面臨嚴重的內部爭鬥。

  三是軍隊將成為應對氣候變化後果的主要力量,而人道救援也將更多地取代軍隊的作戰行動。由於氣候變化將頻繁帶來風暴、乾旱、流行性疾病和大規模難民等問題,軍隊將不得不更多地參與人道主義救援,從而大大降低了對作戰行動的支援能力。

  從某種意義來看,“氣候變化對全球穩定的威脅將遠遠超過恐怖主義”的説法,絕非什麼噱頭或危言聳聽。“如果氣候變化不能放緩,超過環境極限,將成為國家衝突的主要驅動器”,未來“衝突將成為家常便飯,戰爭將確定人類的生活”。

  氣候變化導致非傳統安全威脅上升,對未來軍隊職能拓展提出挑戰

  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全球氣候的不斷變化,人們對氣候變化嚴重性的認識又有了進一步的深化。從環境惡化到經濟危機,從糧食安全到戰爭衝突,氣候變化的危險性正在逐步升級。正因為如此,有效應對國家面臨的非傳統安全威脅,成為擺在軍隊面前的嶄新課題。

  從頻頻發生的自然地質災害來看,重大自然災害和人為災難已經構成對國家安全的重大威脅。與傳統戰爭行動相比,軍隊執行處置突發事件、搶險救災等多樣化軍事任務,常常在事件發生的時間上具有極強的突然性和緊迫性,在事件規模、地理環境和氣候等方面具有極高的不確定性,這無疑對軍隊所擔負的任務提出了新的挑戰。

  除了減少排放,各國軍方都應減少甚至放棄使用“氣象武器”

  有報道稱,英國全國排放的溫室氣體中有1%的氣體是英國軍方排放出的。為此,英國軍方已制定出到2020年減少34%,到2050年減少80%的溫室氣體排放目標。

  世界各國軍方除了要負責任地減少排放外,更不應人為地干擾破壞氣候,無限度地開發氣象武器,並用於軍事目的。所謂氣象武器,是指通過人工控制風雲、雨雪、寒暑等天氣變化來改變戰爭環境,配合軍事打擊,達到干擾、傷害、破壞或摧毀敵方的目的。

  早在20世紀50年代艾森豪威爾執政美國期間,美國軍方就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明確提出了“氣象控制比原子彈還重要”的觀點。為此,美政府還在佛羅裏達州坦帕灣空軍基地建立了“麥金萊氣候實驗室”,用以開發氣象武器,並陸續用於實戰。

  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軍還收集、整理了全世界上千個機場的氣象資料,並定期修正。美軍先後投資的氣象研究項目包括製造地震的“阿耳戈斯計劃”、製造雷電的“天火計劃”和在颶風周圍實施人工降雨以改變風暴方向的“暴風雨計劃”等等。美國空軍和海軍還曾出資在美國阿拉斯加半島的加科納建成“高頻有源極光研究計劃”試驗基地,這些高頻電磁波發射裝置可把大氣粒子作為透鏡或聚焦裝備使用,從而改變大氣的溫度和密度,以達到最終改變氣候的效果。

  這些威力巨大的氣象武器雖然可以達到短期的軍事目的,但人為大規模地改變自然條件,對地球的傷害卻是長期的。

  將氣候變化提升到影響國家軍事安全的高度來認識

  氣候變化直接影響著人類的生存環境,對軍事安全的影響當然也不可避免。

  首先,沿海軍事設施面臨越來越頻繁的颶風、龍卷風等大規模破壞性天氣狀況的威脅。1992年,“安德魯”颶風過境佛羅裏達州,幾乎將霍姆斯代德空軍基地完全摧毀。該基地雖幾經修復,仍然無法正常使用。2004年,彭薩科拉海軍航空站遭到“伊萬”颶風的毀滅性襲擊,被迫關閉一年。據統計,截止目前已有63處美軍海岸設施和一些核反應堆面臨暴風雨造成的威脅。

  其次,全球變暖會引發海平面上升,使一些國家的海外島礁基地面臨被淹沒的命運。這其中,最危險的要屬美國在印度洋上的迭戈加西亞空軍基地。迭戈加西亞基地作為美戰略轟炸機在海外的四大駐紮基地之一,一直是美軍干預中東事務的重要後勤據點。但迭戈加西亞基地距離海平面只有4英尺,海平面稍微上升,該基地就可能無法使用甚至不復存在。

  再者,氣候變化還會改變現有洋流佈局,從而引發軍事部署的變化。有報道稱,全球變暖造成北極冰蓋融化速度加快,並可能會使北冰洋出現一條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新航線,從而造成美國“北極後院”完全暴露。而俄羅斯艦艇可隨時利用該航線,使用遠程攻擊武器對美國本土進行打擊。

  事實上,早在2007年,美國政府就出於這層考慮,開始向北極派遣海岸警衛隊。“未雨綢繆”,為未來可能發生的軍事鬥爭做好準備。

  其實,目睹最近的戰爭對人類生存環境最直接的破壞,目睹那些貧鈾彈、微波炸彈、集束炸彈等對環境造成的長期損害,人們都該意識到,從軍事角度來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不僅要具備環保意識,更需要世界各國樹立“慎戰”的理念。(孫曄飛)

責編:汪蛟龍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