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國際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應對氣候變化中國展現風範

 

CCTV.com  2009年12月18日 09:3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專題: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 為明天而“戰”

  在近百名記者的注視下,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李鵬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簡稱《公約》)上鄭重簽字,閃光燈頓時亮成一片。這是1992年6月11日,中國在巴西裏約熱內盧簽署《公約》的一幕。

  17年後,《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這次會議被視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一輪努力的起點。現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以推動會議取得成果。

  在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兩個重要時刻,中國兩任總理親自出席,充分展示中國政府為保護全球氣候作出貢獻的決心、信心和政治意願。

  中國是應對氣候變化的積極推動者

  1992年,中國發展又處於一個關鍵的時刻,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發表講話,中國改革開放進程加快。同年6月,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裏約熱內盧舉行,中國政府派出自恢復其在聯合國合法席位以來規模最大的代表團,領軍的是時任國務委員兼國家科委(科技部前身)主任宋健。

  李鵬總理出席大會首腦會議,作了歷時約10分鐘的發言,提出了5項保護環境的主張。他發言後,各國記者紛紛向中國代表團索取他的發言稿。也正是在這次大會上,李鵬代表中國政府簽署了《公約》,使中國成為《公約》首批締約方之一。

  5個月後,中國國務院在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批准的議案中這樣解釋簽署《公約》的理由:這有助於促進中國在環境與發展領域的對外交流和合作,加快清潔煤炭技術的利用和開發可再生能源的步伐,亦有利於在《公約》框架內進一步維護中國權益。

  時光荏苒,氣候變化談判的列車從裏約熱內盧駛到1997年的日本京都,又駛到2007年的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再駛到今天的丹麥哥本哈根,而中國始終是積極的推動者。

  哥本哈根會議召開前夕,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這些年來他參加了許多與氣候變化相關的重要會議,最大感受就是隨著中國的發展和國力提升,中國的影響力不斷增強,在氣候變化談判中的作用越來越大。

  解振華説,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態度是嚴肅的,在氣候變化談判中一直髮揮著積極和建設性作用”。

  在哥本哈根會議上,中國特別設立新聞與交流中心,宣傳中國和發展中國家聲音,這在過去中國參與的國際會議中是不多見的。中國提出的將人口問題寫進會議成果文件等建議也引起與會者關注。

  同樣,中國也是聯合國最主要的氣候變化科研機構——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發起國之一。IPCC成立於1988年,先後發佈四次評估報告,報告成為氣候變化國際談判的科學依據。在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中,28名中國專家參與其中,秦大河院士還于2002年被選舉為IPCC第一工作組(共3個工作組)聯合主席,2008年獲得連任。

  中國是應對氣候變化的認真行動者

  今年9月,暢銷書《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馬斯弗裏德曼在《紐約時報》上撰文説:“中國已悄無聲息地踏上一條利用清潔能源發電的創新之路,其現實意義不亞於蘇聯當時發射首顆人造衛星。而十分危險的是,我們竟對此熟視無睹。”

  弗裏德曼的觀點或許值得商榷,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已成為亞洲“綠色經濟巨人”,這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今年一份報告的結論。2008年,中國可再生能源投資超過156億美元,比2007年增長18%,位居亞太地區之首。目前,中國已躍居世界第二大風能市場,中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光伏設備製造國。

  中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幹傑在哥本哈根會議期間透露,為推動政府綠色採購工作,中國已頒布71項環境標誌標準,形成1000多億元人民幣産值的環境標誌産品群,為引導可持續消費、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發揮重要作用。

  最近3年,中國政府採取的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尤為引人注目。中國先後發佈《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和《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成立了由溫家寶總理親自挂帥的“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而建設“生態文明”也被寫進中國共産黨的十七大報告。

  中國發改委數據則顯示,在中國政府針對金融危機推出的4萬億元人民幣投資計劃中,投向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工程的達2100億元;用於自主創新和産業結構調整的達3700億元;而經國務院批准出臺的10大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也都對節能減排提出了明確要求。

  中國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巨大貢獻者

  在哥本哈根會議期間,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向中外記者出示了一組數據,截至今年底,中國單位國內生産總值(GDP)能耗有望比2005年下降14%,正向“十一五”(2006年至2010年)單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標邁進。而為實現這個目標,中國過去4年間已關停淘汰約6000萬噸落後煉鐵産能、4000多萬噸落後煉鋼産能、1.4億噸落後水泥産能……

  就在此次會議召開前兩周左右,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到2020年,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11日在與溫家寶總理的電話交談中對此高度評價説:“這是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重要貢獻。”

  從數據上看,中國作出的減排承諾相當於同期全球減排量的約1/4。國際能源機構首席經濟學家比羅爾説:“(到2020年,)全球需要削減38億噸排放,而中國就將削減10億噸。”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在哥本哈根會議期間説,中方算過一筆賬,從1990年到2005年,發達國家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只下降26%,根據他們作出的承諾,到2020年這一指標也只是下降30%到40%。

  據估算,如果到2020年要把碳排放強度降低40%至45%,中國差不多每年需要為此投入780億美元,這相當於每個中國家庭每年要承擔至少166美元。中國人民大學“能源與氣候經濟學項目”負責人鄒驥教授認為:“中國人是需要勒緊褲腰帶才能完成這個目標的。”

  中國必須作出非凡努力才能實現目標。杜祥琬説,即便“十一五”目標對中國也“很不容易”,因為中國現在採取的還是一些較為初級的手段,如淘汰落後生産力來實現目標。杜祥琬希望人們關注中國的實際情況:“至今中國人均GDP只有3000美元,在世界各國排名中在100位之後,全國還有幾千萬貧困人口。同時,科技水平仍比較落後,因而發展比較粗放。”

  然而長期以來,西方輿論始終“聚焦”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或許有意或許無意地忽略了幾個事實,那就是:中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不足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1/3、1/4,甚至更少;中國的排放大部分仍然是必需的“生存排放”;而目前大氣中累積的二氧化碳絕大部分源自發達國家,而非發展中國家。

  德國普福爾茨海姆高等專業學院教授馬裏奧施密特本月初撰文為發展中國家“叫屈”。他説,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大量生産供歐美國家消費和深加工的産品,而這些生産産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卻記在了他們的賬上,“就排放而言,關鍵是看消費,而不是生産”。

  事實勝於雄辯!2009年是中國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但為了保護地球氣候和環境,中國人已經而且正在以最積極、認真的行動,向世人展現一個負責任國家的風範。

  (新華社記者 林小春 楊駿)

 

責編:肖金平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