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各國聯手抗擊經濟金融危機,國際體系也在應對危機的過程中發生深刻變革。新興大國歷史性地走上前臺,有力地推動了國際經濟金融體系的改革。
面對危機,全球各大主要力量加快內外戰略調整,大國間既合作又競爭,競相塑造“後危機時代”的國際政經格局。
11月17日上午,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北大廳為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舉行歡迎儀式。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美國:觀念行動均有變化
2009年1月,以“變革”為競選口號的美國總統奧巴馬正式入主白宮。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所長袁鵬認為,今年可以説是美國變革之年,奧巴馬的變革首先是從觀念上展開的:一是以“巧實力”為標誌的實力觀與戰略觀的變化,即認識到美國實力的有限性,意識到軟硬實力的協調性,更加注重靈活地運用各種力量資源而非一味地用力鬥狠;二是以“多夥伴世界”為標誌的世界觀的變化,一定程度地放棄意識形態至上、敵我劃線的簡單做法,正視政治多極化的現實,謀求以多樣化外交應對多元化世界。
觀念的變化帶來行動的變化。袁鵬説,全面調整或糾偏構成今年美國外交最鮮明的特色,包括繼續堅持反恐,但更加注重威脅的多樣性及戰略佈局的全面性;大幅調整同伊斯蘭世界的關係,淡化文明衝突;重啟美俄關係,重塑美歐關係,提升美印關係,重構美日關係;緩和同朝鮮、伊朗、古巴等“敵對國家”的關係。但改變難以産生立竿見影的效果,阿富汗戰局前景難測,朝核、伊核問題仍無實質性進展。
中美關係今年格外引人注目。中美領導人進行了多次重要會晤;確立共同努力建設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關係的新定位;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啟動。袁鵬認為,中美關係的積極變化是美國受創與中國發展的效應同步起作用的結果,也是國際環境大變局與奧巴馬政府對華觀念新轉變共同作用的結果。中美12年來首度發表聯合聲明,完整細緻地規劃中美關係發展路線圖,具有重要意義。國際社會對待中美關係的新發展,更多的是期待中美兩個大國和衷共濟,共同應對經濟金融危機、氣候變化問題以及國際安全難題。
相關鏈結: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