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西北某基地的歷史展覽館中央,矗立著一枚枚導彈模型,模型旁“大漠雄風”4個大字遒勁有力、引人注目。這些都是這支被稱為“英雄部隊”的歷史縮影,他們見證著大漠靶場軍人為鑄造國之利器而付出的努力和辛勞。
在這支倚天鑄劍的隊伍中,有一位意氣風發的科技專家,他目光如炬,時刻關注導彈技術發展;他步履匆匆,只爭朝夕鑄造國之重器;他智慧超群,&&攻克數項技術難題,他入伍26年,獲得20余項各類科技獎項。他就是人稱“陳鐵人”的戈壁軍人、導彈試驗專家陳德明。
一部電影催生“為國征戰”的夢想
1986年,還在讀高中的陳德銘觀看了一部電影,影片中,我國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呼嘯升空的壯美畫面令其震撼不已,心中悄然埋下了一個為國征戰的夢想。為了這個夢想,他報考了當年唯一開設航天動力學與飛行試驗專業的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畢業時,陳德明婉拒留校工作的機會,毅然踏上駛往西北大漠的列車,只因心中對導彈事業的熱愛。“無垠的戈壁灘,零星的駱駝刺,破舊的老營房,技術室60多人用著一台老舊電腦。”這是陳德明26年前剛到基地時的印象。“這是一個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同行的戰友抱怨。陳德明卻説:“這是一個神聖的地方,這裡有祖國需要的國防事業,這裡一定會是我們建功立業的沃土。”
只有荒涼的大漠 沒有荒涼的人生
“只有荒涼的大漠,沒有荒涼的人生。既然選擇了,就要做個堅毅的行者。”陳德明暗下決心要紮下根來好好幹一場。在遭遇不知道“發射窗口”是何物的尷尬後,陳德明開始近乎癡狂地學習,看專業書籍、向老專家請教。一個月後,他獨立計算出“發射窗口”,還撰寫了一篇科技論文。在執行任務中,陳德明發現導彈武器試驗1次只驗證1個目標,1個導彈武器型號需要多次試驗,週期長、投入大。經過縝密分析研究,他大膽建議在1次試驗中同時驗證多個目標,結果成功了。這種試驗方式一直沿用至今,節約了試驗經費,加快了導彈武器裝備部隊的進程。
21世紀初反導項目落戶基地,陳德明受聘成為項目專家,&&攻關反導靶場試驗技術。由於時間緊、任務重,那段日子,陳德明進入忘我境界,鬧鐘始終定在夜裏11點半,目的就是提醒自己該下班回家了,他甚至為了擬制一份試驗方案,連續3天3夜加班演算,最後暈倒在辦公室。近千個日日夜夜艱難攻關,陳德明和他的團隊擬制了上百份試驗文書,實現了“構建一個體系、形成兩種能力、突破三項關鍵技術”的論證目標。2010年1月11日,首次試驗如期進行。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攔截彈猶如利劍出鞘直刺蒼穹,一擊命中靶彈。反導試驗初戰告捷,為我國反導技術實現彎道超車、跨越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反導是戰略防禦的堅盾,是大國博弈的重要籌碼。陳德明始終不懈地研究著導彈定軌預報技術,在他的血脈裏,流淌著成千上萬的測試數據、密密麻麻的飛行曲線、精確無誤的落點方位。2013年春節前夕,某型導彈進行高原飛行試驗時出現故障,殘骸不知所蹤。研製單位找到陳德明請求提供幫助,他僅用兩天就成功破解了難題。
26年來,陳德明參與執行數百發導彈武器飛行試驗任務,&&完成10多個重大研究項目,為加快我軍新型作戰力量建設、提升新質作戰能力作出突出貢獻。
一心一意搞科研 對名利淡泊如菊
在陳德明的精神世界裏,沒有“名利”二字。2008年,陳德明辭去行政職務的消息轟動整個基地。事實上,這已經是他第三次請辭技術室主任的職務了,為的就是一心一意搞科研。早在2003年,陳德明就向領導表達了想辭掉行政職務的想法,但被領導拒絕。陳德明又堅持幹了兩年,但他專心搞科研的願望越來越強烈。2006年底,他又提出辭職也沒獲准。一年多之後,他又一次向組織遞交辭職報告,表達專心進行學術研究的決心。見他如此執著,領導最終批准了他的請求。
多年來,陳德明面臨許多不同的選擇。2010年,國內某知名大學邀請陳德明去當教授,並許以優厚的科研和生活待遇。此外,多家軍內外科研院所也熱情地向他拋出了“橄欖枝”,但都被陳德明謝絕了。他説:“我的價值在大漠在靶場。”
創新沒有休止符 為國鑄劍敢擔當
陳德明常説,創新沒有休止符。多年來,執著于科研探索的陳德明有一種習慣,那就是他總是喜歡追問:“為什麼是這樣?可不可以有另外一種解答方式?”針對導彈武器試驗靶場測量數據實時利用率低的問題,他創造性的研究提出了基於獨立測元的自由融合技術,為充分使用靶場實時測量數據提供了技術基礎;為適應反導作戰需求,他幾年前就開始研究群目標定軌預報技術,為解決導彈群目標的定軌預報問題,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手段……這一項項創新成果,為大國利劍飛得更遠、國之重器打得更準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我已記不清,自己完成過多少份導彈散佈特性飛行試驗評估辦法和評估報告。”陳德明説,他從不滿足於照抄自己以前擬制的文件,即使是自己早期提出的評估方法,在實際運用中他也從不“照貓畫虎”。“這就好比一個轉動的陀螺,只有不斷給予外力,陀螺才能不停轉動。”
26年,從對導彈武器試驗一無所知,到成長為技術專家,再到科技創新團隊學科&&人,陳德明一直在傾力打造“國之利劍”、鑄造和平盾牌的路上,砥礪前行。
“只有每個人都為美好夢想而奮鬥,才能匯聚起實現中國夢的磅薄力量。”如果你身邊有行業中涌現出的先鋒人物,歡迎向央視網推薦。 投稿郵箱:17145236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