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某 提問

網友北北問:

7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出席柏林動物園大熊貓館開館儀式。大熊貓“夢夢”和“嬌慶”的到來,令柏林市民興奮不已。“熊貓外交”有什麼歷史,它為何如此重要?

小編答:

有一股神秘的力量自遙遠的東方而來,所到之處,無不讓人們狂熱癡迷,這就是“歪果仁”眼中的“中國萌神”——大熊貓“胖達”君(panda)。 2017年6月24日,大熊貓“夢夢”和“嬌慶”乘坐漢莎航空公司“專機”從成都飛到柏林,為習近平主席出訪德國“打前站”。

近幾十年來,憑藉憨態可掬的身形和與生俱來的“萌態”,中國大熊貓在全世界吸粉無數,同時在中國對外交往中扮演著“友誼大使”的角色,成為最具認知度的中國符號之一。

大熊貓在海外“吸粉”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朝。當時,熊貓被當作國禮送給日本天皇。1938年,大熊貓還遠赴英國,與英國人民共同經歷了二戰硝煙。

新中國成立後,熊貓成為中國外交的使者。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新中國政府將大熊貓作為國禮贈予那些與中國保持良好外交關係和中國希望與之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先後有前蘇聯、朝鮮、美國、英國、法國、西德、日本、西班牙及墨西哥等九個國家接受過中國贈予的23隻大熊貓。

“熊貓外交”最著名的例子發生在1972年。那一年,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對中國進行了歷史性訪問。周恩來總理特別向美國送上大熊貓興興和玲玲。 這一年,被美國人稱為“熊貓年”。

此後,熊貓在西方走紅,大熊貓以“親善大使”的身份被贈送給友好國家。然而,1982年以後,熊貓生存環境惡化,數量銳減,中國政府不再向外國贈送熊貓。但大熊貓的出國之路並沒有因此中斷,1984年,中國提出大熊貓租借方案。

截至2016年底,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已與10個國家的12家動物園建立科研合作關係,研究中心先後有26隻大熊貓旅居海外。作為人文交流的紐帶,這些大熊貓始終以它特有的敦厚可愛,見證著中國與世界各國友好關係的發展。

此次“夢夢”和“嬌慶”來到德國,也被認為是中德關係保持高水平發展的生動體現。柏林勃蘭登堡廣播電臺報道説,對中國而言,向一個國家派出受到嚴格保護的“國寶”是一項意義重大的行動。

其意義就在於,來勢“兇萌”的“熊貓外交”,促進了各國的民心相通。

德國柏林當地時間7月5日下午,當大熊貓“夢夢”和“嬌慶”慢慢地出現在德國柏林市民的視線裏,人群中不時響起歡呼聲,“看,大熊貓來了!”

素來以冷靜、理性著稱的德國人,在“胖達”君面前也表現出了難得一見的興奮和狂熱,他們爭相與這兩位胖朋友合影,許多人身上穿著熊貓主題文化衫。據了解,柏林市動物園曾生活過三隻來自中國的大熊貓,但都相繼離世。自從2012年最後一隻大熊貓離世後,五年來,德國人一直強烈期待著能再次迎來可愛的“胖達君”。

事實上,不單單是德國,我們的“胖達”君不管到哪兒,都能在當地民眾中間掀起一次“熊貓風暴”。

2005年,美國華盛頓動物園首次放出大熊貓泰山即將亮相的預告時,1.3萬張門票在2小時內便被秒搶一空,連動物園的訂票網站都崩潰了。

2011年,中國向蘇格蘭愛丁堡動物園租借了兩隻大熊貓“甜甜”和“陽光”。它們來了才一年,動物園由原來的財政赤字開始盈利,門票銷售增加了50%,一年裏賣出了7萬隻玩具大熊貓。

2012年,一隻出生僅6天的熊貓幼崽在日本上野動物園不幸夭折,成為當地的大新聞,許多居民自發去給小寶貝獻花,甚至有熊貓愛好者在鏡頭面前痛哭流涕。

……

在“歪果仁”心目中,大熊貓溫柔敦厚、憨態可掬,代表著中國釋放出的善意與友好。國之交在於民相親,以熊貓為紐帶的民間交流,為中國與世界的深度融合奠定基礎,營造氛圍。有媒體評論説,大熊貓傳遞出的是“互信、互惠與堅實的夥伴關係”這一信號。

可以説,“熊貓外交”溫情而柔軟,恰到好處地擊中了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萌點”,成為中國與世界各國民心相通的橋梁和中國軟實力的一種承載。

2016年1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佈了其招募的17名“熊貓使者”,來承擔推廣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任務,包括消除貧困、提高公平正義、保護環境、清潔飲水、消除饑餓等。聯合國將這些志願者命名為“熊貓使者”,這源於大熊貓親和友善的形象和風靡世界的感染力。

隨著“旅居”海外的中國大熊貓越來越多,作為一種有著濃郁中國印記的文化符號,大熊貓的影響力也走出動物園,演變成全球共享的熊貓文化——從熊貓電站到熊貓債券,越來越多的國際合作項目開始以熊貓命名,世界自然基金會等許多國際組織也使用熊貓作為標誌。

中國從一開始贈送大熊貓,到租借合作研究,再到“熊貓文化”成為一張向世界推介中國的名片,正好是中國外交逐步走向自信和成熟這一過程的縮影。

西方媒體稱,“熊貓外交”已成為中國發揮軟實力的一種方式,中國正通過租借熊貓來獲得世界的認可。

“熊貓外交”還伴隨著貿易影響力而來。

當第一對熊貓在美國定居時,中美年雙邊貿易額只有10億美元。到2016年,中美雙邊貨物貿易達到5196億美元;人員往來從上世紀70年代的幾千人次,增長到去年的500萬人次。

在歐盟中,比利時是中國第六大貿易夥伴,2012年中比雙邊貿易額達263億美元。比利時首相迪呂波説:“對我們的經濟、商業以及科學和文化來往,這(大熊貓到來)真是一件重大事情。”

大熊貓“夢夢”和“嬌慶”來到德國的前一年——2016年,中德雙邊貿易額已經達到1700億歐元,中國首次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

看到這裡,大家一定已經明白,熊貓送到哪些國家、何時送出、為何送出,都是有“套路”的,“胖達君”們出國的背後實際上是一張中國外交路線走勢圖,“熊貓外交”還在繼續,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力,也在逐漸增強。

本文參考:
     習近平同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出席柏林動物園大熊貓館開館儀式 新華社 2017-07-06
     全世界都愛大熊貓 “熊貓外交”聚民心 人民網 2017-06-27
     中國“熊貓外交” 萌化“歪果仁”大洋網 2016-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