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某 提問

網友左威問

2月28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主持召開了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進入2017關鍵節點之年,我國的經濟發展成績到底怎樣?總書記又對新的一年經濟發展做出了怎樣的部署呢?

小編答

時序更替,2017年是我國步入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站在復興之路的關鍵節點,中國經濟的航船正聚合澎湃之力欲破浪前行。

回首2016,我國GDP首次邁上70萬億元臺階,仍為世界經濟增長第一引擎,産業結構持續優化、新動能不斷積聚,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加彰顯、百姓獲得感不斷提升……

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陣陣寒流中,中國在前行的道路上走過了非凡的里程。

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介紹,一年前大家對中國經濟的前景並不樂觀,甚至有點擔憂。有的機構預言中國經濟可能出現“塌方式”下滑。但如今看,這些預言落空了。

首先,2016年我國GDP比上年增長6.7%。這一增長速度雖然比2015年有所回落,但國內生産總值以2015年不變價計算的增量卻達4.6萬億元,比2015年4.4萬億元增量多1600多億元。更為重要的是國民總收入增長了6.9%,提高0.6個百分點。這説明收入增速並沒有因生産增長的回落而放慢,整個社會還是得到了實惠。

其次,2016年我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消費支出對GDP增長貢獻率為64.6%,服務業佔GDP比重達到51.6%,單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5%。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攻堅之年,“三去一降一補”取得初步成效;在簡政放權等政策推動下,創業創新熱情高漲,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市場活力進一步提升。

再次,2016年我國新增1000多萬人口告別貧困,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314萬人,城鄉收入差距繼續縮小,百姓共享越來越多的發展成果。

總的來看,過去的一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爬坡過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上取得了新成就、新進步、新面貌,交出了一份來之不易的“十三五”開局答卷。

而發展成績的背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謀劃,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度擴大總需求,堅定推進改革,妥善應對風險挑戰,才得以引領中國經濟巨輪行穩致遠。

“黨的十八大以來逐步確立的一整套經濟政策框架,是黨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更加深入基礎上,對經濟形勢做出的重大判斷,是對經濟工作做出的重大決策和更加系統、完備的政策安排,經受了實踐的檢驗。”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表示。

當前,國際形勢依然複雜多變,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較多,國內産能過剩和需求結構升級矛盾突出,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金融風險有所積聚,站在復興之路的關鍵節點矚目前瞻,全面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任務仍十分艱巨。

2月28日,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上強調,做好2017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握好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努力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確保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得到深化,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有效進展。

會議在主要政策思路上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脈相承,而其中提到的重點工作更為引人關注。

一、去産能要抓住處置“僵屍企業”這個“牛鼻子”

28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明確,深入推進去産能,要抓住處置“僵屍企業”這個“牛鼻子”。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要把思想和認識統一到黨中央要求上來,堅定不移處置“僵屍企業”。

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項重要任務,去産能在2016年提前超額完成任務,其中鋼鐵去産能4500萬噸,煤炭去産能2.5億噸,近70萬涉及職工當年得到安排。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2016的“攻堅之年”步入2017的“深化之年”,去産能也隨之深入推進。

“結構優化調整的過程,本質上是市場優勝劣汰的過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表示,什麼産能是過剩的、哪些企業是“僵屍企業”並不是絕對的,更難通過行政辦法認定,需要政府作用與市場機制結合。

在深入推進去産能方面,會議還明確,“要做好轉崗就業、再就業培訓等各項工作,發揮好社會保障和生活救助的托底作用,確保沒有能力再就業人員基本生活。”

二、加強監管防範金融風險

從現代金融體系建立之初,金融風險就與金融業的發展如影隨形。由於市場主體的盈利衝動,以及金融業高負債經營的行業特點,導致資金流動性越來越活躍,不可避免地出現某種金融脆弱性,進而使融資領域中的金融風險不斷積累。

總書記強調,防控金融風險,要加快建立監管協調機制,加強宏觀審慎監管,強化統籌協調能力,防範和化解系統性風險。要及時彌補監管短板,做好制度監管漏洞排查工作,參照國際標準,提出明確要求。要堅決治理市場亂象,堅決打擊違法行為。要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

無論是“監管協調”、“宏觀審慎監管”,還是“監管漏洞排查”、“治理市場亂象”等,均顯示出2017年監管力度將顯著加強。

三、建立房地産長效機制

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上明確指出,建立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要充分考慮到房地産市場特點,緊緊把握“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深入研究短期和長期相結合的長效機制和基礎性制度安排。要完善一攬子政策組合,引導投資行為,合理引導預期,保持房地産市場穩定。要調整和優化中長期供給體系,實現房地産市場動態均衡。

“現在具備了建立房地産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的條件。”住建部部長陳政高近日表示,改革開放以來,房地産市場方面形成了一些法律法規和體制機制,積累了實踐經驗。

四、提升供給質量 振興製造業

在振興製造業方面,總書記明確表示,要推動製造業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高的戰略性轉變,讓提高供給質量的理念深入到每個行業、每個企業心目中,使重視質量、創造質量成為社會風尚。要樹立放水養魚意識,在降低壟斷性行業價格和收費方面下更大功夫,盡一切努力把企業負擔降下來。

製造業的生命在質量。“質量意識應貫穿于生産流通消費的全過程。”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徐佳賓説,強調質量提升,這正是振興實體經濟核心中的核心。

一些業內人士也指出,要用質量來立業,用質量來興企。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定下來的事情,要抓好貫徹落實,明確責任、有效督查。歷次小組會議確定的事項都要落實,各地區各部門要把自己應負的責任擔起來,主動開展工作。”總書記強調。

2017年是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站在新的起點上,只要上下同心,堅持不懈,久久為功,一錘一錘釘釘子,一張藍圖幹到底,定能把握好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確保中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本文參考:
     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 新華社 2017-02-28
     奮進中國的亮麗答卷——迎接全國兩會系列述評之一 新華社 2017-02-27